桑哥狠狠说道:“大汗,要不要将到时不走的汉儿全部…”他一边说一边做出一个割脖子的动作。
伯颜立刻反对道:“不可!好几百万汉人,哪能都杀了?他们不会造反?汉军不会造反么?唐军就在黄河南岸,只要一动手,唐军还有不过河的?”
桑哥道:“大元真要离开河朔,也要留下一个残破稀烂的河朔给李洛,不能便宜他了。要不,就挑着杀。姓李,姓王,姓刘,姓张,姓完颜的这五姓汉人,除了少数,剩下的全部杀了。”
“好了!桑哥,这是你这个宰相该说的话么?”忽必烈不高兴了,“朕做了他们几十年天子,不能因为要走了,就杀了他们,他们没有罪过。杀掉这么多百姓,除了留下毫无用处的仇恨,除了证明大元黔驴技穷,除了让朕在中原留下千古骂名,还有丝毫好处么?”
“这些百姓留给李洛又如何?难道他增加几百万汉人百姓,还能就此灭掉大元么?为何,不给大元留下打回来的后路和余地呢?桑哥,你因为害怕而变得懦弱了,因为懦弱变得没有头脑的残忍了么?”
桑哥吓得立刻跪下来,“我的大汗啊,奴才糊涂了,奴才如同愤怒的牦牛那样,失去了理智。还请大汗治罪!”
“平了身子吧。”忽必烈不满的看了桑哥一样,“只有输得起,输得时候仍然保持冷静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大元败了几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打败了仗,就失去了理智,那就是自寻死路。”
“你们都要记住,朕早说过,蒙古人应该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野兽成群的猎场,听话的奴隶。而不是和一群同样吃肉的豺狼争夺一块鸡肋。”
“汉人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凡事要把握分寸。就是杀人,也是这个道理。会杀的人,能杀的敌人因为害怕而投降。不会杀的,会杀的敌人因为绝望而拼命。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光用刀子杀出江山来的。”
“大元还有万里江山,几千万子民,你们好自为之。朕百年之后,你们还要辅助太子,不要令朕失望。”
众人一起跪下:“喳!大汗的教诲,奴才永不敢忘!”
…………
江陵,风姿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只有四虚岁的李徆,正奶声奶气的背诵着唐诗。一只白狐,还蹲在她脚下。
“好好,襄阳背的很好。”崔秀宁拉过小姑娘,刮刮她的小鼻子,“襄阳想要什么赏赐啊?”
李徆偏着小脑袋,“我今晚想要和母后一起睡。”
崔秀宁笑道:“为何想和母后睡呢?你的嬷嬷不好么?”
李徆很萌的点点头,“嬷嬷好,但嬷嬷不是母后。”
崔秀宁有些心疼的揽过李徆,“那襄阳今晚就和母后睡,母后给你讲故事。”
李徆笑得眼睛犹如月牙,抱着崔秀宁半天不放手。那只白狐狸望着小主人,不知道小主人为何这么高兴。
崔秀宁四胎生了六个儿女,还有一个等同嫡女的养女李徆。可由于她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又多,实际上很少有时间陪伴他们,就是陪伴,也多是教他们学习。
也很少陪孩子睡觉,讲故事就更少了。
李徆不是她和李洛的亲生孩子,可崔秀宁并没有偏心。李微这个长公主该有的,李徆也都有。
“…可是啊,这次那孩子就是喊狼来了,也没有人来救他了。他喊破嗓子,别人也不再相信他,都以为他说谎,结果…”
夜里,崔秀宁在床上抱着李徆,快讲完《狼来了》的时候,寝宫外面就传来女官颜婵儿的呼唤,“启禀娘娘,有益州军报。”
崔秀宁赶紧说道:“结果那孩子就被狼吃了。”就把李徆交给宫女,然后来到书房。
特务李织已经在等候了。
“老师。完颜尚书(都烈)在松潘甘旺河谷布置火器阵地,佯装败退吸引吐蕃军追击,大破吐蕃联军十万,擒获阿柴麻和脱司麻两大部首领。完颜尚书奏请乘胜攻入吐蕃,他的奏章应该还在路上。”
崔秀宁有点紧张的问:“我军伤亡如何?”
益州之战断断续续打了一段时间了,这次终于决战大胜。
李织回答:“战死五千余人,伤一万一千余。打杀吐蕃骑兵三万八千,受伤的难以计数,俘虏两万四千余,缴获吐蕃马六万多匹。只有三万多吐蕃诸部残兵逃回吐蕃。如今,吐蕃诸部的青壮大半丧失,正是乘胜拿下吐蕃的好时机。”
崔秀宁皱眉,“伤亡不小。益州西边百姓,有没有受到荼毒?”
李织笑道:“老师放心,吐蕃诸部联军一直没能突破松藩草原防线,白白打了大半个月,什么都没捞到。”
崔秀宁摇头,“忽必烈一次次利用他们,他们两次被大唐大败,流干了族中青壮的血。此时的吐蕃诸部,就像一个虚弱不堪的病人,一时半会儿跑不了。”
“暂时不用收拾他们,收复吐蕃,从松藩进兵是下策。玛巴朗结将军死前给陛下遗言,收复吐蕃的上策要从南部雅鲁藏布江进军。”
崔秀宁说完,就准备给都烈下令,让都烈班师。告诉他,征服吐蕃诸部现在不是时候,就算要继续用兵,也不应该从松藩进兵。
“如今就剩下恒北了。可有最新军情么?”崔秀宁现在最担心的,是恒北。
最近一次恒北军情,说的是元廷云南王十几万大军已经从后世阿富汗山口南下,在后世巴基斯坦境内的天竺河(印度河)东北,被恒北唐军大将瞿世拦截。
瞿世兵少,而元军都是色目兵为主的骑兵,所以瞿世只能凭据关河而守。
但很明显,以瞿世的兵力和骑兵数量,他最多只能稳固关河防线。
而元军一旦突破防线进入恒北,那么恒北就会爆发天竺人的反唐大暴乱。
反唐大暴乱一爆发,唐军就决计无法在云南王大军之下守住恒北。
恒北一丢,缅州和大理都将面临元军兵峰。而元军一旦攻入南洋,南洋也不是没可能爆发反唐暴乱。
李织摇头:“最新的军情,估计还要两三天。学生最担心的是,就算军情到了,那也是多天前发生的事。大唐第二批援军,一时半会也到不了恒北战场。所以,关键还是要看,辛苦能不能起到作用。”
辛苦…
崔秀宁估计,辛苦应该快到天竺了,至于她能不能起到作用,相关情报肯定已经在路上。
为了保险,崔秀宁立刻下了一道密令给刚刚渡江回到江南的陈淑桢,让她率领五万唐军南下,开赴缅州,以免恒北失守后恶果扩大。
但是,要让陈淑桢救援恒北,那肯定是来不及了。就算陈淑桢所部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恒北最少也需要将近一个月。
“老师放心。瞿世虽然只有五六万兵马,可大唐将士天下无敌,也先帖木儿是大唐手下败将,这次一定再次大败。”李织说道。
大败?
那是不可能的。
崔秀宁当然没有那么乐观。瞿世不光要抵抗数倍于己的元军,还要镇守偌大的恒北,防止天竺人的反唐暴乱。甚至还要防备恒河之南的梁国理国反唐投元,背后来一刀。
就那几万捉襟见肘的兵马,其中骑兵不过万人,后勤都不容易,怎么能大败元军?
而南洋空虚,仅有一点兵马镇守各地,也很难再抽调兵力支援恒北了。
崔秀宁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就近挤出一点兵。
“抽调缅州兵三千、南洋都护府驻屯军五千、交州兵三千、滇州兵三千千,象州兵两千,火速支援恒北。”
崔秀宁下了一道给军师府的旨意,让军师府以最快的方式,将这一万六千援军送到恒北。
当天,几匹快马就冲出江陵,沿着驿站大道往南疾驰。
八百里加急!
半月之内,六千援军就能送到恒北。
与此同时,崔秀宁下急令给结束益州之战的都烈,让他率领禁军不必东归,而是直接南下,镇守兵力被几次抽调后极其空虚的南方几州。
比如南洋都护府,这次再抽调五千兵去恒北,就只剩下几千兵镇守那么大的地盘。
让都烈直接带兵去南方,就能弥补那里的军事真空。
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以前,崔秀宁认为大唐七十多万大军足够用了。可是随着地盘越来越大,才发现根本不敷使用。
看来,起码还要再编练新兵。
于是,一道招募新兵的命令再次颁下。
“着兵部,招募扬州新兵五千、益州新兵五千、滇州新兵五千…再编练五万人…”
:今天身体很不舒服。蟹蟹大家支持,求票票啊,跪求帮我稳住全网月票百强啊。会做图片的朋友,多在书评区发图片哦。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