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和母亲的分歧(下)
父母虽然在冷战,但第二天客人来的时候,表面还是像往常一样。《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最先到的是小姨和她的女儿岳珊。姨父因为要参加一个远房亲戚的婚礼,中午是来不了了,但晚餐时是会赶来的。由于同住中州,两家走动较勤,在母亲的兄弟姐妹中关系是最亲密的。
岳珊比江之寒小五岁,但因为上学较早,今年已经在读初一了。招待小姑娘是很容易的,江之寒早就想好了,在书店里拿来几套漫画,吩咐她翻页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弄脏弄皱了,小姑娘就如获至宝的捧着书,一个人蜷进沙发里看起来,叫她吃零食她也懒得理会。小姨和家里一向相熟,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一来就进了厨房,洗菜切菜,帮忙做些前期准备工作,和厉蓉蓉一起忙着准备今天的招待。
十一点钟的时候,大姨和大姨父到了,一对儿女却是没有跟着来。据大姨说,儿子女儿都有中学同学的聚会,所以来不了了。大姨和大姨父一家在中州住了十几年,后来由于工作调动才离开。儿子已经快大学毕业,女儿也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多了。大姨父是在大学里教书的,现在已经是副教授。每次到家里来,都有点大知识分子的架势。这不,拿起厉蓉蓉家里一本最新的传记,喝着茶,悠哉游哉的看起书来,不太和周围的人说话。大姨在旁边看她的电视,嗑着瓜子,也自得其乐。
江之寒见客人似乎没有要自己相陪的意愿,就走进厨房去,问父母有什么要帮忙的。
厉蓉蓉正小声的和小姨在抱怨:“说什么儿子女儿去同学聚会。兄弟姐妹一家人,一年就聚一次,什么事情会那么重要?我看啦,就是没把我们当一家人。”
江之寒安慰母亲说:“很多小孩儿到了大学的年龄,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和父母一起活动,也是正常的。”
厉蓉蓉说道:“那是自己教育的不好。小孩子是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但长辈那里走动走动,难道不是最基本的礼节?更何况一年不过一次而已。你那个大姨父,一天摆出个教授的架子,我看教的儿子还没有我教的好。”
江之寒笑着打趣说:“没错,这方面他是副教授,您是正教授。”
厉蓉蓉还是止不住抱怨道:“准备了这么多菜,结果这么多人不来,怎么吃的完?”
厉蓉蓉说没有什么需要江之寒帮忙的,江之寒就回到自己房里,开始琢磨食堂承包设计中的一些细节,和书店销售计划中的一些要点。过两天,江之寒就要去给温副校长拜年,在这之前他准备把企划书弄的更完整一些。
临近中午开饭的时候,舅舅才到了,是一个人来的。这些日子,舅舅在闹离婚,因为在外面和一个年轻女子好上了。舅妈又是到单位闹,又是要上吊,坚决不同意离婚。这个春节,自己带着儿子去了娘家。当年因为舅舅结婚晚,要孩子又有些波折,小孩儿比江之寒还要小四五岁,和岳珊差不多年龄。
关于舅舅的事,厉蓉蓉是严厉的指责了他的,还两边作了许多工作,想要维持他们的婚姻。厉蓉蓉一向连别人的家事都喜欢去调节,更何况是自己的哥哥。若不是这几个月自己的事情实在太忙,厉蓉蓉一定还会去搞更多的调解的。
今天江之寒的舅舅本来不想来,前几个月被两个妹妹在电话里和家里一阵念叨,他也是不胜其烦。但对于厉蓉蓉,虽然是妹妹,舅舅一向是有些畏惧的,知道今天不来,一定会被责备,所以硬着头皮还是来了。
午餐的时候,气氛就不是那么的好。虽然小姨一直在讲厉蓉蓉的新事业如何的好,顺带也把厉蓉蓉告诉她的江之寒的光辉事迹拿出来宣讲一番,但舅舅心里烦着自己和小三儿的事,今年春节已经被逼婚了。而大姨夫妻俩端着教授和教授夫人的架子,听说厉蓉蓉的书店这两个月挣的钱比他们夫妻两年挣的都差不多,嘴上不说,脸上却把“吹牛”两个字挂的分明。
厉蓉蓉最近事业顺利,想在兄弟姐妹面前自豪一下,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事。看到这样的反应,她的脸色也不好起来。昨天和丈夫吵架的怨气也重新涌上心头,再想到大年三十晚的纵火案,觉得这个年过的真不顺心,一时心里窝着一团火,不知道怎么发泄。
晚饭的时候气氛总算好了一些。小姨父是个很会调节气氛的人,一会儿大赞江之寒做的酱排骨,一会儿又和厉蓉蓉聊她的生意。一顿饭的功夫,就看着他在努力调节气氛,想要营造一个欢乐和谐的春节团圆的感觉出来。江之寒一向也对小姨一家最是喜欢,心里难免感叹道,兄弟姐妹虽然有血缘关系,但要想亲密无间,互相扶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吃了晚饭,另外两家很快就告辞了,小姨和小姨父留下来帮着收拾。在小姨父的坚持下,连碗都是他洗的,可把江之寒高兴坏了。至于岳珊嘛,抱着那几套漫画,你叫她今天留下来过夜她都是乐意的。
十点半的时候,江之寒已经洗漱完毕,在自己房里看了好一阵书了。最近他在细读一本日本人写的中国改革开放十年回顾的书,虽然有些细节不见得准确,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大事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