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环阁初遇(1 / 2)

论战之后,尽管太史府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饭堂里同样每日都上演着暗地里针锋相对的戏码。

赵高年纪小,镇日埋头做事,战火烧不到他的身上,这一月有余倒也过得安生。

不过赵高也有头疼的时候。从前王宠和张先虽然同在左史手下办事,却少有往来,这回通过赵高才同张先“熟”了起来。

打王宠发现张先是快木头以后,就多了一个新爱好,总要想方设法的引寡言的张先多说几句话。

王宠深知张先君子作风,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就算是当时惹恼了他,他也不会往心里去,所以在试过几回以后就越发肆无忌惮起来。诸如现下:

此时昼食已经用至尾声,王宠站起来毫无形象可言地伸了个大懒腰,一面同张先说话,一面朝正在揉腿的赵高挤眉弄眼:“喂,木……咳咳……张兄,昨日得了个典故你听不听?”

赵高会意,飘个纯良的眼神告诉他:我什么也不知道。

张先面前的陶簋里还剩几口粟米饭,按说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宗旨,他不会接话,但这几天被王宠涂毒得厉害,竟也破天荒淡淡“嗯”了一声。

王宠朝赵高眨眨眼睛,赵高佩服一笑。

怕表现得太明显,王宠赶紧敛好神色低下头,换上一副正经请教的诚恳模样对投箸等后文的张先道:“楚国有个人,名懒,好逸恶劳无一是处,有一日夸口:‘这世间只有两件事我不会’,怪就怪在邻里听完竟不觉夸张,张兄你觉得是哪两件事?”

赵高看着张先当真认认真真思考起来,腿也不揉了,轻咳一声站起来叠手道:“两位兄长慢来,赵高先行一步。”

王宠向他摆摆手,示意“你快走,别坏兄弟好事”。

而张先,显然还在凝神思考,只在恍惚间轻轻点了个头,当作回答。

赵高刚刚转过身去,张先就木然摇了摇头。

王宠满脸都是得逞的笑意,促狭地说道:“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他说完自顾笑得前俯后仰,谁知无意对上张先清冷的目光,浑身一个战栗,笑声也陡然止住,十分受伤地对走出几步的赵高“阴阳怪气”地喊道:“小兄弟,这天怎么这么冷啊。”

敢惹面瘫冰山的都是真勇士,隔着几步远,赵高都能感受到身后的寒气,头也不会地摆摆手,示意:兄弟你自求多福。

上午的工作已经做完,按规矩张先会闷头回自己的房间看书,而王宠却是个随意的性子,在哪里都一样,多半要跟着张先回去。不过别看他平日里总是个不着调的样子,肚子里装的墨水也是不少的。

赵高依着前世泡大学图书馆的习惯,则更想待在琅环阁,所以为“避祸”从饭堂出来,见左右没什么事情,便施施然去了琅环阁。

今日气不错,琅环阁的老守书照常躺在琅环阁外晒太阳。他身下的藤编小榻是遣三个洒扫小童抬过来的。琅环阁建在湖心,四面临水,阁外那点空地倒也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沐浴在春日阳光下的老守书,投放鱼食的手渐渐没了动静,正昏昏欲睡。

赵高见老守书闭着眼睛,也不管他看不看得到,一丝不苟地叠手躬身行完礼才转身踏进琅环阁。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转过身后有那么一下,老守书虽然没有睁开眼睛,嘴角却满意地弯起了一个弧度。其实人半睡不睡的时候最是敏感,打从赵高走过来,老守书就听到了响动。

他之所以没有睁眼就知道来人是赵高,不过是因为换了别人见他睡着是断断不会停下步子的,只有赵高。

其实琅环阁是没有文吏愿意久待的,他们往往拿了书做好登记就会被守阁的老守书轰出去。且阁中不设坐席,长此以往,也就没人再愿意待在里面了。

而赵高巧不巧成了个中特例,偏要往里钻。历届守书由宫中年老的寺人【1】担任,他们虽然是老资历,却大多地位不高,加上身体残缺,总是被人暗地里瞧不起。

本任徐守书同样如此。这太史府文气颇重,向来也不缺老资历,但凡读书人嘛,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子傲气,就连文吏间也常常相互瞧不顺眼,更别说文吏对一个书读得不多的寺人。

且撇开书读得多少不谈,仅从孔子曾说:为求卿相之位住在寺人瘠环家中就是违背天命道义,便可窥见寺人在世人眼中的低下地位。

不少人明里借书时客客气气,转过身去便换了副样子,暗地里轻视甚至讥讽他。年岁久了,他脾气也渐渐上来了,往往借管束之名,没好脸色地赶走长时间留在阁里的文吏。

赵高初来借书,也没有得到过这老守书的好脸色,甚至还被拦过几回。不过日子久了,他见赵高从一而终这般谦逊,又着实喜欢在琅环阁看书,才就没有再生出赶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