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杜华盛也带着妻女上山看坟,他们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杜华伦两口子从山上下来,双方也就打了一声招呼,便各自去各自的。
坟头上已经插着不少的香烛,杜华盛一家来的算是晚的了,从曾爷爷辈开始,从这匹山到那匹山,花了一个多时辰才上完坟。
上坟回家之后,杜三娘趁着今儿没什么事儿,便将昨日没做完的鞋子拿出来缝,杜峰坐在杜三娘身边,将那本三字经拿出来,昨儿陆湛空闲的时候教了杜峰几句,杜峰牢牢记住了,这会儿捧着书本就在杜三娘身边读起来。
杜三娘一边缝鞋子,看着杜峰说道:“好好读,别图快,刚才那个字到底读什么,念清楚!”
杜峰又接着读了两遍,杜三娘道:“等过两天陆大哥来,就让他把剩下半部分教你。年后,阿姐就带着你去找师傅。”
听见杜三娘说要带着他去找师傅,杜峰嘿嘿笑了两声,一脸的喜意,杜三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去玩儿吧,我也不拘着你了,等年后,可就没这么自由了。”
杜峰又合上书本,大声背了一遍,杜三娘听他一个字儿都没背错,也是一脸欣慰。虽说送杜峰去念书,也不是说一定要他学个什么名堂出来。但若是杜峰自己好学,往后他们家里也能少操点心。
这一下午,杜三娘坐在凳子上就没动过,除了上厕所,半天的时间将鞋子做得差不多了,杜三娘又去准备晚饭。睡前,屋子里点了松油灯,杜三娘赶着最后的几针,咬掉接线头,一双男人穿的鞋子便做好了。
杜三娘笑着将那双鞋子拿起来左看右看,最后放在篓子里,起身去洗漱。
大年初二,杨氏带着一家老小回娘家,她准备了不少东西,一家人坐在驴车上,杜华盛坐在前头驾车,杨氏满脸都是笑,一路看见熟人也打招呼,说话声也大,能感觉到她今日心情不错。
杜三娘看着她那满脸的喜意,心头暗笑,看来这驴车让她娘的自信心都多出来不少!
杨氏这次回娘家是赶了驴车过来的,到了娘家,顿时屋子里的几人都出来看,言语间颇有几分羡慕,看杨氏的眼神也同往常不太一样了。杨氏让杜华盛把给娘家准备的东西都放屋里去,史氏挽着杨氏的手,说道:“你也是的,人来就是了,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杨氏笑着道:“我那几十斤谷子啊,也是昨儿湛哥儿送来的,我就给你装了些来。要不是娘,我家三娘也找不到这门亲,若不是想着他和三娘还没成亲,我还准备让他也一块儿来瞧瞧您老人家!”
史氏听见那谷子是陆湛送的,面上的笑容也更深了几分,“真是湛哥儿送来的?”
杨氏理了理头发,眉眼间也有些得意,“昨儿挑了一旦谷子来,还有两大块猪肉,说是给我家的年礼。”
史氏拍了拍杨氏的手,说道:“我就说湛哥儿这孩子不错吧,你原来还挑剔,这么好的女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他这没爹没娘的,往后还不就把你们当自己亲爹娘,就是你儿子!”
史氏又道:“这驴是哪儿借来的?”
杨氏眉开眼笑的道:“这是我们买的,去哪儿也方便。”
史氏咂舌,“自己买的,那华盛还是挺能干。”
杨氏瘪了瘪嘴,“哪里是他啊!娘还记不记得那次买我们东西那主顾,那家管事儿是个挺实在的人,看我们家穷,让我们把东西都往他们家送,这一来二去的,这几个月下来也积攒了些钱。我咬了咬牙,就做主买了这驴。”
史氏惊呼道:“那可真是不错,家里种的粮食你们又吃不完,送去那主顾家,还能换成钱,可比光守着那几亩地强!”
杨氏笑了笑,两人进了房间,她才拿了一卷布出来,递给史氏道:“这是三娘给你扯的布,你看看,可是棉布呢。原本她准备给你做衣裳,我怕她做的尺寸不合身,就没让她做。”
史氏摸着那布,真是棉布的,很是绵软,颜色是暗红色还印着花,史氏道:“我这老婆子穿这颜色,是不是太花哨了。”
杨氏道:“哪里花哨了,这颜色喜庆,又不是大红色,适合你。”
“娘,你看能不能带去见见那刘叔。我想把三娘带去让他瞧瞧,往常的药我也没让她少喝,这么几个月了,还是没有一点变化,身上也没来,我这也是急得很!”杨氏说着面上也带着一抹忧色。
史氏道:“身上还没来?”
老六在十里八乡也是出了名的,医术自然是不差的,史氏同他还稍微有些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上次她去找老刘开药,老刘就说了,这个事儿急不得,先吃几幅药看看,要是三五个月还是没变化,再把人带来他看。
史氏道:“这兴许是还不到时候吧,这姑娘家的,一长大,那可就快了。”
“娘,这三月份就十四了!前头去陆家,陆湛他外家就想让三娘下半年就过门,被我按着决绝了而已。可这要是下半年她都还这样,我可真是急了!”杨氏说着又将上回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史氏,最后道:“还好湛哥儿那孩子还是个知礼懂事儿的,这要是换成其他的人,我还真怕他同三娘有隔阂。这事儿压在我心里好长时间了,眼见着后年就要出门了,我这心里想起来就慌张!”
史氏拍了拍杨氏的手,“平时他那儿人也多,人多口杂的,这样,趁着这过年他也有空,我带你们去,你去叫三娘。”
说着史氏将那块布好生放在箱子里,母女两个才走出了房间。
小姑子一回来就往婆母房里钻,这娘俩关着门,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悄悄话。周氏今儿得负责做饭,往年杨氏一进门就过来帮忙,哪像今日,竟然不出来。周氏出来看了几次,不过今儿杨氏是客,又带了不少东西来,周氏也不好意思开口让杨氏出来帮忙,只好让自己女儿进厨房帮衬着。
史氏和杨氏出了门,杨氏对杜三娘道:“三娘,走,跟娘去见你表叔公。”
哪个表叔公?杜三娘心头虽然有些莫名其妙,还是跟着杨氏去了。
史氏在前头领路,不多时,便到了一处民居,还没走近呢,史氏就张口喊道:“我刘老弟可在家?”
“他在呢。”说话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瘦小女人。
杨氏跟着进了屋,喊了一声:“吴婶儿。”
杨氏出阁也不少年头了,虽然每年都会回来,但也不是村子里的人都能见着,吴氏看着她,一时有些没认出来!史氏道:“这是我女儿二丫,嫁到白房村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