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的陪伴与照顾,苏与姚不至于太寂寞,只是与伤病的搏斗,他必须独自一个人面对。
医院旁的小公园里,老街坊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每天清晨7点,那个少年就会准时在公园的小路上做着康复训练。
他的训练很简单,最开始,是依靠着一辆小型三轮车支撑患肢来进行运动训练。
谁都看得出他有非常强烈的康复愿望,因为他日日如此,从未间断。
然后,小三轮车不见了,他支起了双拐,再然后是单拐
有的时候,会遇到不懂事小孩子指着他讥笑:“死瘸子。”
有的时候,也会热心的大爷大妈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小伙子,好样的,加油,再要不了几天,你就能跑起来了。”
嘲讽也好,鼓励也好,苏与姚都点点头,报以微笑,拄着拐杖一点一点的挪着,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
艰难的康复锻炼每一天都让苏与姚精疲力尽,比身体疼痛更难熬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当你需要像个婴儿一样从蹒跚学步开始,当过去生活中最轻而易举的动作都要一个个重来时,你很容易被负能量趁机占据心灵,脑海里总有个声音在回荡。
“放弃吧,你不行的了。”
“今天的锻炼量已经够了,躺着等骨头长好就可以啦,何必那么累呢?”
“让你恢复过来又怎么样?你能跑得跟以前一样快吗?你能跳得和以前一样高吗?能正常走路就不错了。”
“别幻想了,受过这样的重伤,不会有球队再要你的,骨头断过就是断过,它永远回不到以前的强度。”
“呵呵,梦早就碎了,你还想把它拼回来?”
身体的痛苦反馈,负面情绪的不断侵扰,无时无刻不在削弱着苏与姚的意志力,但苏与姚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为他靠的就不是意志力,靠的是对篮球的热爱。
真正的行动力是不需要使用意志力去坚持的!
当你需要动员超人的毅力让自己坚持下来时,可能是你的内心并非真的喜欢此事。
每个人都会至少有一件能让自己狂热、奋不顾身都想要去做的事情。
能让苏与姚狂热与奋不顾身的是篮球,持之以恒的内在渴望,让他从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事关篮球,我无所畏惧!”
每当负面情绪开始占据上风时,苏与姚就会记起独坐球场时的静谧感,它能将自己所有的情绪瞬间击溃清扫出去,无论的负面的、还是正面的。
然后心如止水,不喜不悲。
苏与姚不再去问“还要多久骨头才能愈合?”“还要才能脱拐正常走路?”“还要多久我才能结束这痛苦的日子?”“还要多久我才能健康回归球场?”
管他多久!
有个最差的预期在后,以后打不了篮球转行当教练总可以吧?以后转行当个篮球裁判总可以吧?慌个锤子!
所以,康复锻炼久久没有进步时,苏与姚也不急不躁,休息一下,看看杜山教练的教练笔记,看看篮球战术视频,然后再继续。
获得一些巨大的突破时,比如终于完全脱拐缓慢行走时,阿花高兴的在尖叫,在流泪,他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兴奋感,只是淡定、安然的继续向前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
即便是重回重伤前的最佳状态,其实也就那样,没有任何一个能打到职业联赛的篮球运动员巅峰状态是会在15岁的,离自己的梦想还远着呢。
有个高远的志向在前,这一点小小的成功也掀不起苏与姚的内心的一丝涟漪。
心中清明,矢志不渝。
向前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