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舷正文卷第276章紧急返航塔台上,何强对李海的操作没有感到奇怪。</p>
现如今和以前,训练模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较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注重培养飞行员的个性化作战能力。</p>
简而言之,以前搞飞行,制定好航线,飞行高度、航速等等,固定动作,飞行员上去之后就按照这一套来飞,自己是不能随意飞行参数和飞行动作的。</p>
现在则放宽了很多。</p>
其根本是从最高统帅部要求“一切训练向实战化贴近”开始。</p>
敌人会按照你规定的动作来吗?</p>
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飞行员的临机处置能力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平时训练中,要针对这个方面进行培养。</p>
海八师早几年前就采取了新的组训方式,简单地说,划定一块空域,任务飞行器,未经部队批准不得进入,这就是训练空域,而且是长期的。</p>
而且,经常会因为飞行训练临时进入民航空域,所以人们发现,因为军事活动而发生的空中管制导致的民航航班大面积延误,经常能够遇到的。</p>
不过,随着空中管制技术的进步,和空军对空中活动管理的优化,即便是出现军事活动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其延误的时间是越来越短了。</p>
当然,重大军事活动还是一样,动不动就管制十几个小时。</p>
总之,李海飚超音速赶赴训练空域,根本不算什么。</p>
只是,何强突然从雷达上看到,李海居然来了一个急转弯掉头,往场站方向飞了回来!</p>
他连忙呼叫李海,“洞拐,出什么问题了吗?”</p>
李海的动作是典型的紧急返航。</p>
李海的语气有些瓮声瓮气的,像是在控制着什么,“塔台,我有点紧急情况,要立即返场,完毕。”</p>
何强混身的神经线都绷紧了,难道这小子继承了他师父的衣钵之后,连他师父的霉运体质也继承了?</p>
升空必遭遇险情?</p>
“马上做好紧急救援准备!”何强迅速对身边的副手下令。</p>
伴飞的刘成军已经听到了,他二话不说立即加大油门追上李海,观察07号歼-11B的外表情况。</p>
“洞拐,你外表无异常,做一次自检。”刘成军说。</p>
此时,何强也从监视器上看到,07号歼-11B的情况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故障。每一架战机的状态都能直接反应在监视器里,地面随时能够掌握最新情况,这就是技术革命带来的训练方式的进步。</p>
但是,何强知道监视系统是无法百分之百反映出战机的全部情况的,最清楚战机状态的是飞行员。</p>
曾经发生过一次险情。</p>
一架飞豹夜航升空之后没多久,机组立即返航,并且报告出现机械故障,监视系统显示出来的却是一切正常。</p>
当时的情况和李海现在差不多,都是起飞爬升到巡航高度后不久。</p>
后来飞豹落地后,机械检查了一个通宵才查出问题来——一个螺母断裂造成机体异常颤动,监视系统没有监测到。</p>
而那起险情让何强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当晚那架飞豹要进行的科目里,有好几个大过载机动,如果机组没有敏锐地察觉到战机那轻微的异常颤抖,继续按照计划训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p>
别小看一颗断裂的螺母,在大过载机动下,任何一个小的隐患都会被放大,继而引起严重事故!</p>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何强没有一味地相信监视系统,而是无条件选择相信飞行员的判断!</p>
海八师的这批歼-11B有年头了,和歼-10AH前后脚改装的,在使用强度非常大的情况下,机体寿命消耗得比计划要快得多。</p>
机体设计使用寿命如果是二十年的话,海八师的南海卫士们十二三年就能把它们干到报废,能用二十年以上,那是机务的功劳。</p>
此时,李海的声音很是怪异,他说,“飞机没问题,我有点紧急情况……”</p>
07号歼-11B飚出了1.8倍马赫的速度,把何强吓得冷汗连连,看来情况很严重,李海很着急!</p>
负责保障07号歼-11B的机务组正准备撤回去休息一下,从耳机里听到了这些情况,顿时吓坏了,赶紧的回到外场,紧张地等着李海落地。</p>
他们反复地回溯保障时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向机务组组长报告:“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疏忽!”</p>
“等飞机落地吧。”机务组组长脸色非常不好看。</p>
飞机到了天上,什么都有可能遇到,地面保障工作能做到百分之百,但是不能保证飞机一定不会出问题。</p>
希望不是机务这块的问题!</p>
其实,所有人此时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李海安全回来,哪怕飞机不要了,人也要完好无损地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