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满香的名声也打了出去,里面卖的各式红肠和香包肉在京城已经很有名气了,不仅大户人家会去买,连一些酒楼都会去买。
春家和黄家的院子已经建好,就在韩家院子的西边。春家前两天就搬了进去,每天晚上春嬷嬷会回家歇息,春山父子要轮流在前东院值班守门。
韩莞开了制药场,还买了这么多地,韩家的田地又都由春大叔父子在管,春山成了香饽饽。附近几个村有好几家托人来给春山说合,想把闺女嫁给他。虽然春山是奴籍,但日子过得好,比乡下许多贫困佃户的行情好多了。
春嬷嬷看上了黄娟,觉得知根知底,黄娟又水灵能干,黄嬷嬷和黄娟也有意。若这两人能凑成对,韩莞乐见其成。
但纤细的黄娟似乎不是春山的菜,春山不太愿意。
春嬷嬷气得想打人,韩莞劝道,“强扭的瓜不甜,山子哥实在不愿意就算了。”
不过,为了让春山看到黄娟的心里美,也暂时没给他说亲。再等等,若他实在不愿意,再说别人。
后面的别院也已经建好,开始装修了。
听进去参观过的春大叔说,里面非常漂亮,除了亭台楼阁,还种了几亩樱花,引进溪流,溪水弯弯曲曲,贯穿大半个别院。别院也有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宜山庄。
虽然喜事多多,却也有心烦之事,就是这么长时间汽车空间没动。不知为何赵畅这么老实,没按开关一下。
韩莞几人担心翠翠,两只虎和春叔多次拎着香肠去山腰转,都没能让小东西出现。
六月二十八那天,几个孩子都上学去了,韩莞一个人在耳房制药。
午时初,春山急匆匆进来禀报,“姑奶奶,祥爷来了。”
韩莞一愣,反问道,“祥爷?”
春山挠挠头,赶紧解释道,“就是谢二爷的亲兵,谢祥,他从边关回来了。”
韩莞知道谢明承有几个亲兵,叫谢吉、谢祥、谢福、谢禄,后来又多了一个谢宗录化名的谢志。
韩莞一直在盼韩宗录的书信,起身笑道,“请他来上房,让春嬷嬷准备客饭。”
她在盆里净了手,去了上房厅屋。
春大叔领着一个二十左右长相俊朗的青年后生走进来。
谢祥抱拳躬身道,“小人见过二奶奶。”
这个称呼让韩莞的笑容一僵,正色道,“别人都喊我韩娘子。”
谢祥赶紧改口道,“小的见过韩娘子。”
韩莞的脸上又重新堆满笑,说道,“请坐。”
黄娟过来上了茶,便退了下去,只有春大叔站在韩莞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