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营伍发饷(1 / 2)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3470 字 2023-10-18

明军发饷的流程多是由各自的上官先行领回,然后按照人头发放。这样就存在很多弊端,为贪污腐败和克扣盘剥饷银提供了便利。

杨林则一改这个流程,将所有饷银摆到官兵面前,按花名册逐人发放。他要眼看着官兵拿到饷银,避免有人借机克扣和盘剥士兵。

现在三百多名官兵精神抖擞,列队等待发放军饷。在他们前面不远的点兵台下有一张方桌,桌旁几步远的地方摆了十几只大箱子。其中两只箱子打开了箱盖,露出了白花花的银子和一些铜钱。

现在杨林的部下中,除了彭义和刘家兄弟这三人识些字,剩下的几百号人都不识字,更别提会数术的人了。

所以杨林为了在发饷时不发生差错,让曾经当过商人的郑昌珉负责发饷,刘家兄弟则做为他的副手在一旁辅助。

彭义虽识字但是不多,属于半吊子水平,他负责按照花名册点名。而吴小七和熊大海则率领十几名官兵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李丁则率领与郑昌珉一同被解救的那些奴隶,负责开启银箱和递送银钱的工作。

杨成也是识字的,尽管他已经要离开军中,但还是被杨林请来做为发饷的监督人和参与人。

张祝和王长水都有在民间和江湖闯荡的经历,本想上去帮忙,可惜大字不识一个。拿起花名册和账本不知道上面写的都是什么,无奈只得回到队伍中。

官兵们等待发饷,其中有的人小声埋怨这样发饷太麻烦,还不如上官领回去来的便捷;有的人则与同伴商量等拿到饷银要买什么东西;还有的希望拿到饷银后去好好的吃喝嫖上一回;更有的暗中串联起来准备好好赌上几把骰子。

正当官兵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的时候,一声尖利的铜哨哨音突然响起,顿时便将嘈杂的声音压了下去。

“所有官兵注意,从今天开始,当出操、集合、训练、就寝等营中日常行事均以哨音为主,不再使用锣鼓传讯。当铜哨之声响起,所有官兵必须原地肃立听命行事,不得喧哗跑动。违者杖三十!”

杨林将手中铜哨高高举起,以便让官兵们看得清楚一些。这是他让堡中的铁匠打造的二十只铜哨之一,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接着,杨林又将缝制好的一只大信袋展示给官兵,告诉他们无论何时何地,这信袋就挂在自己的屋后或帐后,可以匿名举报上官贪污克扣军饷的行为。

官兵们闻听此言立码炸了锅。他们没想到自己可以有举报上官的权力,这真是闻所未闻。不过万一自己举报了上官,那么杨把总会相信吗?他真的会为大伙撑腰做主?另外万一上官知道了是自己举报的该怎么办?

杨林见官兵们迟疑不定议论纷纷,便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他也不多解释,只是让熊大海和吴小七在营门前立了一截不过五尺高的木头。

杨林用手一指那木头,向官兵们大声道:“谁能把那段木头从扛到我面前来,我立码赏他五两银子!”

“不可能。单把那木头扛回来,把总大人就会赏五两银子?”一名官兵不相信的道。

“还有这种好事?算了,还是别当出头鸟。看看情形再说吧。”一名官兵迟疑的道。

“把总大人这是在拿咱们寻开心呢。那木头不过胳膊粗,扛回来就能得五两银子?”一名官兵质疑道。

官兵们议论纷纷以为杨林是在开玩笑,谁都不会相信扛了那段木头回来就能得到五两银子。

杨林见无人应答,又大声喊道:“我现在提高奖赏,如果有人把那段木头扛到我面前来,我赏他十两银子!”

官兵们嗡的一下又议论开了。十两银子什么概念?已经赶的上自己大半年的军饷总和了。

“报告把总大人,标下愿意把木头扛回来!”话音刚落,弩手唐二虎已离开队列向营门奔去。他是猎户出身,敢于冒险是其行事的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