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烽火叆阳(二)(1 / 2)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1691 字 2个月前

叆阳明军自上次巴雅喇进犯失败以后,发现“回回炮”、“野驴炮”、弩炮等重型武器在实战中很有效,因此卯足劲儿日夜打造。</p>

这些武器的原材料可就地取材,人手也是现成的。在支付工钱的情况下工匠们干劲儿十足,保质保量打造这些大家伙。为了烘干材料和加快进度,杨林甚至建起了占地较大的暖房,每天都会有新造的重武器被送到暖房中烘干,然后推出来装备队伍。</p>

截止现在,明军装备的这些重武器数量足足有二百七八十架(门)之多,平均每面城墙分配了五六十架(门)。对于叆阳这样的小城来说,装备重武器的程度那是相当高。再加上杨林传授的后世炮兵战术战法,叆阳明军的战力又得到提高。此时他们士气高昂、上下一心,发誓任何胆敢来犯的敌军都将遭到迎头痛击。</p>

自巴雅喇第一次进犯叆阳失败以后,明军中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会操作重武器的人才。这些人要么是在籍的现役官兵;要么是民兵中的突出者。他们对于如何使用和操作重武器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而杨林更是对这些人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和了解重武器的性能。这也为杨林后来组建精锐的炮兵劲旅打下了基础。</p>

叆阳城外防御工事不仅得到修缮和加固,城内防御工事的修建也没闲着。按照《守城录》的方法,城内不仅修建了栅栏和费了好大力气挖掘了壕沟,各个街道和胡同也都修建了街垒和陷阱。每座房屋的门窗也都根据需要进行了加固或钉死。房上还有木梯相连便于行动,并有塔楼用于瞭望。</p>

总之,杨林基于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再结合后世城市攻防作战的案例。他要把叆阳打造成“东方的斯大林格勒”绝不是空想。为此他还把各哨划分成了众多的作战小组,完善了指挥作战结构,准备一旦城破就转入巷战。若不是现在天寒地冻无法挖掘地道,否则叆阳地下早已是暗道纵横。</p>

不过叆阳挖掘地道形成新的防御体系是早晚的事,因此杨林早已把地道的施工草图画好,并得到了专业工匠的认证,就等着天气转暖就开始施工。这也意味着一旦有入侵者攻入城内,将遭受他们认知以外的攻击。</p>

手下人将敌军拥有“回回炮”的消息报告给杨林,他下令如果敌军这三架回回炮要是进入己方重武器射程,务必集中火力打掉它,不给对方靠近城池的机会。其实他早就发现了后金军这三辆“回回炮”。但他不知道对方的回回炮能否实战,所以才下达了务必打掉的命令。</p>

要说打造这些有些脱离时代的重武器,杨林绝对是行家,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后世知识。他拿着千里镜仔细观察,发现这三辆“回回炮”虽然外形与自己打造的差不多,但是整体框架高大,移动的时候重心不是很稳。这就表明它根本无法发射弹丸。再看梢杆、抛锁、横梁等部件做工极为粗糙,一猜就知道这玩意儿质量堪忧。如果猜得没错,这肯定是李永芳为了取悦努尔哈赤临时赶工弄出来的样子货。目的不外乎就是给这些没文化的女真人打气儿用的。亏自己方才还小心万分要打掉它们。</p>

随着后金军的临近,此时叆阳城上战旗猎猎、烽烟弥漫,士卒往来调动的脚步声和军官的口令声此起彼伏。战棚和平顶墙中刀矛闪现、弓弩森森。所有轻重武器都架设完毕,只等着对方进入射程就射击。</p>

杨林在千里镜中观察敌军的部署和变化。他发现后金军虽然四面攻城但在城南集结了大量兵力,很显然这里是其主攻方向。不过看着走在最前面的那些汉民,他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后金这手其实挺恶心人的,但是不得不说效果很好。至少自己还不能下令无差别攻击。不过自己早都料到后金军会用这一手,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特殊的“炮弹”。</p>

即便如此,杨林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那些百姓的伤亡,他命令所有重武器都调高仰角,集中打击跟在后面的敌军大队。同时又安排人手携带长梯埋伏在城下羊马墙内,一旦有百姓来到护城河边便将他们接应过来。至于最后能有多少人能活下来,只能各安天命了。</p>

随着最前面汉民百姓越来越近,凄惨的哭声和求饶声也逐渐清晰变大起来。可是后金军根本不为所动,他们凶狠的驱赶着百姓们加快步伐。同时命令把袋子扔到需要填充的地方,然后再勒令他们从后面的车上拿取新的袋子继续填充。期间有不听话的汉民就地斩首。</p>try{ggauto();} catch(ex){}

后金军这一方法很奏效,汉民们为了活命只能听从命令,强迫自己拚命干活儿。哪怕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也不敢停下来,生怕自己被斩首示众。</p>

看着汉民们哆哆嗦嗦的样儿,后金军上下充满了一股狂傲劲儿。你杨林不是弄了数不清的路砦、矮墙和壕沟吗,那么我也不去破坏和清除了,用土袋子把你这些玩意儿慢慢填平。你总不能连自己的百姓都杀吧?</p>

“这帮鞑子总算是开点儿窍了,我还以为他们傻了吧唧要把我的工事一个个拔掉呢。看来这是学聪明了!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你们怎么填也只是那几条通道,依然在我炮兵的射程之内。准备拿人命攻城吧!”</p>

杨林放下千里镜对一旁道:“传令,没有我的命令所有人不得擅自射击,等鞑子攻城再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