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可往荆楚而去(1 / 2)

未等离人愁,入了锦绣,蓦回首,仍是孤苦一场梦。

如果美丽是一种原罪,那么苏妲己便是生错时代的女人。

她本是侯爵之女,出生就享尽人间富贵,父亲叛乱获罪,人生犹如飞驰而下的瀑布,从尊贵一下跌落到深潭。

看着眼前故知,苏妲己并没有多么高兴,从郑伦的话中,她难以置信的捂着嘴,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将全部的身家性命与未来交付的男人,居然要杀她。

她不懂什么家国情怀,也不理解什么是君王意志,她只知道,现在的自己,终于一无所有。

这位美人心中万念俱灰,任凭郑伦如何在她耳边咆哮,她也置若未闻,只是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远方,看着东去的故乡。

“苏侯待我以诚,郑伦未能护住主君安危,却是不忍再见您受到戕害,侯女,快走吧,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走?我能去哪儿?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容身之所?”

“不管去哪儿,哪怕苟活于世,也好过身死魂灭,去东鲁,去南疆,就算是往十万大山去,也好过死在这里!”

她只是一个女人,又生的如此貌美,她能去哪儿?像她这样的美丽女人,独自走在街上都是在考验男人的定力,逃跑又能跑多远,跑多久?

后府的大门咯吱作响,苏妲己眼前一亮,来者正是自己的夫君,周国大公子伯邑考,只是还未等到她高兴,便见到自己心心念的夫君手中提着一把利剑,泪流满面的走了过来。

“夫君…你…是要杀我吗?”

笑颜逐渐褪去,往常笑如弯月的眉眼此刻充满着绝望与忧愁,声音之中透露的失望之情,刺痛的质疑让伯邑考捂着脸,无地自容,不知如何应答,只能缓缓的提剑上前。

“妲己可是犯了什么罪过,惹得夫君恼怒?妲己可以改。”

男人依然没有说话,步伐逐渐坚定,而女人眼中的光彻底消失了,兀自跪在地上,闭着眼睛默默流泪。

“原来你和阿父没有区别,你们都是一丘之貉,说什么山盟海誓,甜言蜜语,都比不过伱们所谓的天下。”

“妲己不服,既然你左右不了你的内心,根本不可能抛弃心中那些宏图大志,你为什么要给我希望?当时为什么选择要接纳我?”

妲己情绪爆发了,声嘶力竭的朝着伯邑考嘶吼着,她在绝望中已经枯守了好久好久,自苏护起兵开始,她就知道那是一条不归之路,可谁又听过她说什么,问过她的意见?前面的一切痛苦她都承受了过来,可唯独现在她忍受不了。

自己最心爱的男人带给了自己希望,却又如谎言一般,将整个瑰丽的梦彻底撕碎。

看着目色癫狂的苏妲己,伯邑考心中绞痛,拿在手中的利剑也在微微颤抖,一声声质疑之下,将他仁义善良的外衣撕得鲜血淋漓。

“对不起,我以为我能做到,可是我周国……”

“够了,你们这些大人物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为什么都要针对我?我已经受够了!”

“你们口中那位仁义的孟伯,亲手摧毁了我的家乡,杀我族人,屠我冀州;你们敬爱的大王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我项上人头;而你,伯邑考,你说你有大志,却连自己的女人都护不住,你连一个弱女子都骗,你有什么资格口诵仁义?”

苏妲己站起身来,挺直着腰杆,无视指在她身前的利刃,步步紧逼的往前走去。

伯邑考痛苦的一步一步后退着,内心在大局与私爱之间来回切换。

郑伦想要上前推开伯邑考,却被申公豹手中拂尘挡住,轻轻的摇着头。

“退下吧,这是他人家事,你凑什么热闹?就算是要为苏护尽忠,你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后果如何,少主自有定论。”

看着身旁怒目而视的度厄真人,郑伦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奇特的双锏,忧心的看着苏妲己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

“来呀,杀了我,实现你心中的大义,怎么,现在你又不敢了?没杀过人吗?西周的大公子,少主,你还在等什么?”

苏妲己面露嘲讽,嘴上丝毫不饶人,现在的她犹如顿悟一般,渐渐开始明白,这些男人究竟最关心的事是什么,美艳就是一种原罪,若是她生的如山村老妇一般,伯邑考又何必纠结?那些有心人,有一个算一个,又何须用她的名义去做那么多谋求各方利益的事情。

侯爵之女不是黄妃那种默默忍受的大家闺秀,这个世界上谁都会遭遇各种不公,可妲己此刻醒悟了,发出了自己的怒吼,亲自挑选的男人靠不住,阿父靠不住,世界上的一切都靠不住,没有权力,就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任由别人一层一层剥开外衣,肆意欺辱蹂躏。

“大公子,您若不杀我,我可就走出去了,我若是脱身活着,您想好如何向那个暴虐无道的大王解释了吗?”

看着仍在原地挣扎的伯邑考,苏妲己露出嗤笑,周国大公子?不过如此!

妲己迈着玉足就往侯府之外走去,无视围上来的卫兵,就这么坚定的走去,她害怕死亡,此时却又不再害怕死亡,她更愤恨的是自己,依旧懦弱的活下去,像是一块厕筹,用时急不可耐,不用时弃之敝履。

“什么众生平等,什么仙道正道,又哪有什么贤明主君,你们都是一群嘴里喊着口号,其实本质上只会要求他人牺牲,只会如鬣狗一般斗来斗去的恋栈权势之辈。”

从冀州到灵山,又从灵山到昆仑山,再到西岐,她经历了许多,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卑微,此刻的她,不惧刀剑加身,不愿再默默接受命运对自己的顽弄,或许,前半生的荣华富贵给她有多少欢乐,这两年的痛苦,她就有多少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