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句容练兵,当一个强者(1 / 2)

小船战大船,只付出了三十二人的代价,竟然杀海寇四百多。

这个战损比,不能说没有,常遇春、徐达、李文忠、冯胜打仗的时候,比这少的战损比也不是没见过。

单就说水军,俞通海、吴祯打水战的时候,也出现过小损伤大战果。但问题是,这两位取得辉煌战果的时候,不是靠的人多,就是靠的船多。

像是顾正臣这般,人手不仅少,船还愣小,怎么看都不占任何优势,结果还打出了如此战果,令人惊叹。

朱元璋看向沐英,拿起桌子上的戒尺:“这顾小子的战报,写得也太过简单,让他补一份完整的战报。另外,你亲自跑一趟句容,替朕打他二十次!”

“啊?”

沐英接过戒尺不知所措。

朱元璋冷哼一声:“他太过年轻,分不出轻重!一个文官也敢跑战场上和海寇拼杀,这次侥幸没出事,下次呢?他现在最紧要的任务是改良火器,不是上战场拼杀,告诉他,老老实实待在句容,没朕的旨意,谁调他出去都可拒绝!”

“臣领旨。”

沐英了然。

皇帝这是宠爱有加,生怕顾正臣出了意外,耽误了改良火器的大局。

也是,别说顾正臣杀四百多海寇,就是杀四万,也改变不了大明被动防守的现实,无助于消灭元朝。

但火器不一样,一旦真的改良出来,以步克骑将会成为现实,严重缺乏战马的明军一样可以在草原之上与元廷骑兵正面交锋!

朱元璋见沐英退了出去,爽朗地笑出声来:“好小子,竟还有作战的天赋,后面有的大仗要打,朕倒很期待你能成长到哪一步。”

“陛下,胡相求见。”

内侍通报。

朱元璋看着走进来行礼的胡惟庸,见其面带喜色,便问:“何事能令你掩饰不住喜悦?”

胡惟庸笑道:“陛下,臣刚听闻江阴卫水军大破海寇,自是可喜可贺,又见各行省送来《山川险易图》,眼下只缺四川、两广、陕西等地尚未送至,但想来也已在途中,陛下想一览山川江河的心愿即将达成,臣为陛下贺。”

朱元璋连连点头。

《山川险易图》确实重要,开国这都七年了,身为帝王,还不清楚自己的领土山河,这不合适。

朱元璋想起什么,开口道:“去年山西汾州遭遇旱灾,今年百姓想来依旧困饥,你拟诏书,今年依旧免其农税。还有苏州府春日竟有暴雨,不少百姓受了灾,魏观上书,说苏州府内一些县百姓缺食,当开太仓米,赈贷给百姓。”

胡惟庸连连答应。

朱元璋深深看了一眼胡惟庸,正色道:“你掌中书,诸事缠身,而如今中书内丁玉、冯冕是参知政事,总缺几个跑腿办事之人。这样吧,你在朝中公卿子弟或国子学之中,选拔一些仪貌端庄,善于应对,知时务之人,作通事舍人,掌通奏、承旨、宣劳、引纳诸事,为你分忧。”

胡惟庸眉头微动,应下问:“陛下,这通事舍人该给几品?”

“从八品。”

“臣领旨。”

胡惟庸放心下来。

这一批人只是打杂的,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

朱元璋看了一眼胡惟庸,从桌子上抽出一份弹劾奏折,递给胡惟庸:“这份奏折,你看过吧?”

胡惟庸展开看了一眼,合起来还给朱元璋:“陛下,韩宜可这份弹劾奏章臣已看过,此人弹劾右御史大夫陈宁为人奸恶,假公济私,臣以为其言过其实。”

“哦,如此说来,你倒是为陈宁说好话了?”

朱元璋淡然一笑。

胡惟庸微微摇头,拱手道:“陛下,陈宁为人虽小气无度量,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办事得力,臣观其办事,并无奸恶之举。倒是这韩宜可,半个月前还是楚府录事,刚刚被提拔为监察御史,这才入金陵没多久便匆匆弹劾,怕是图名之辈,不可不察。”

朱元璋微微凝眸:“胡相言之有理,眼下这文人就是聒噪,朕前几日念北方二月天依旧寒冷,命户部多给北面军士发以衣物,竟有官员说朕浪费人力,还说二月天暖,何需再给冬衣,呵呵,朕很想这些官员亲自去一趟辽东,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二月寒。”

胡惟庸有些拿不准朱元璋的意图,这是让自己赶那些御史跑路,还是简单责怪两句?

句容卫。

王良早一步收到消息,带军士迎接归来的顾正臣等人,迎接死去的军士。

顾正臣看着那些哭泣的妇人,悲伤的孩子,心中满不是滋味。

可这些阵亡军士的家眷并没有任何埋怨的话,相反还感谢顾正臣将其尸体带了回来,这让顾正臣更是心酸。

死亡,对于大明百姓而言,对于卫所家眷而言,并不是一件避讳、不可谈之事。

他们之中很多人,见多了死亡,听多了死亡。

许多人死在外面,连个念想都没有。

这些人至少回了家,回到了家人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