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再次出使辽国(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2044 字 2个月前

宋辽两国有很成熟的沟通机制,每年一到两次,互通使者,有什么大事小情都互相通报,按照常理,耶律宗真死了,大宋应当派遣使者前去吊唁问候,还要参加新君的登基典礼,互相交换国书,以示和平。

只是这一次情况不同,赵祯把王宁安,贾昌朝,狄青三个叫到了寝宫,还把其他人都打发走,完全是密谈,连修起居注的都不准跟着。

贾昌朝代表文官系统,狄青掌军,王宁安掌财权,三个人正好是对外发动战争的标配。

赵祯开宗明义,“朕决心北伐,收复失地,此时辽国主少国疑,内忧外患,正是前所未有的良机,三位爱卿,你们有什么看法,只管开诚布公,都说出来。”

简短的开头,然后赵祯把目光落在了贾昌朝的身上。

贾相公现在学的是又奸又滑,他恭谨说道:“征杀作战本非老臣强项,圣人只管下令,政事堂一定竭尽全力,遵旨而行。”

王宁安斜了贾昌朝一眼,十分不屑,你丫的就是尸位素餐,身为首相一点办法也没有,要你干什么?

人家贾相公可不在乎,咱们圣上要的就是个听话的,反正我现在说什么都不对,有本事你们想去吧!

狄青沉吟道:“陛下,此时出兵辽国,我大宋实在是准备不足,最近京畿河北等地招募新兵3万,才刚刚训练,距离成军,还有一两年的光景,另外战马缺口非常大,粮饷军械全都不足,贸然出兵,胜少败多。”

赵祯对这些情况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不想错过良机……耶律宗真的死给赵祯震撼很大,他足足比耶律宗真大了6岁,眼看着就要过半百之年,皇帝历来的寿命都不长,哪怕能活到六七十岁,留给他的时间也不过一二十年而已。

但是赵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恢复燕云,扫平西夏,富国强兵,整顿吏治,还要选好接班的人选,辅佐儿子顺利继承皇位……这位皇帝陛下越发觉得时不我待。

明知道趁着国丧出兵,很不地道,他也顾不得这些了。

“王卿,你向来足智多谋,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无奈何,王宁安只好说道:“启奏陛下,臣读辽国历史,发现这个国家非常顽强,尤其是大敌当前,总能抱成一团。当年太宗皇帝两次北伐,初期都是高歌猛进,结果呢,遇到了危险之后,辽国内部就会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我们现在出兵,没准会促使耶律洪基和重元捐弃前嫌,那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几十万骑兵,胜负难料……故此臣因为此时不得不不能出兵,还应该给耶律洪基送温暖。”

赵祯脸色怪异,听不懂新词汇。

“你打算怎么办?”

“解除贸易制裁,签署更多的合作协议,同时将牛羊的进口关税降到半成。”

两国虽然议和了,但是贸易那边的谈判还在进行着,王宁安向来会搞些推诿扯皮的小把戏的,总能把辽国弄得郁闷吐血。

这回王宁安不但不刁难辽国,还放手给他们更多的好处,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当然了,以这几位对王宁安的了解,知道王二郎的好处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这小子背后一定藏着阴险的算计。

“陛下,这是软的一面,还应该有硬的一手!”

果然,王宁安露出了狐狸尾巴。

“快说吧,不要卖关子了。”赵祯焦急道。

“臣以为渤海国应该立刻出兵,攻击辽国!”

“啊!”

赵祯和其他两个人都吃了一惊。

狄青道:“辽国早就把渤海国和大宋看成一体,让他们出兵,和我们出兵能有多大的区别?而且自从兴城被攻占之后,辽国沿海地区的百姓都内迁了,凭着渤海国的兵力,未必能讨到便宜,而且也动摇不了辽国的根基啊!”

一句话,费力不讨好。

王宁安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地图,他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的正是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也就是后世的大连。

这里有一个无与伦比的条件,那就是最窄的一处,只有20里,两边都是海,只要下手足够快,完全可以在辽国骑兵杀来之前,把辽东半岛最南端,大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都拿走。

这些地相当于小半个崇明岛,和一个县差不多,能安置人口10万,还拥有旅顺口这个绝佳的港口!

王宁安垂涎这块地方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把这里拿下来,向北,可以染指整个辽东半岛,向东,是高丽和倭国,向西是大宋,扼守航路的中心,光是收过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以养活上万的军队。

王宁安详细介绍了这块宝地的优势,如今这里是归属辽国的苏州管辖,兵力不多,只有2000人,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王宁安勾画出一张诱人的大饼,可以说满是油水,赵祯都忍不住咽吐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