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空山无贼(下)(1 / 2)

太上章 徐公子胜治 2432 字 2个月前

将随身带的一枚符骨交给空凶山九圣,在伏击时首先祭出,保证了这次袭杀行动完美成功,虎娃事后又收获了另外两枚符骨。此物对他很有借鉴作用,将来值得好好研究,在他的修为法力尚未完全恢复之前,先收好再说。

如果说在恶山中的第一场袭杀,是因为虎娃恰好先后路遇玄衣铁卫与众山贼,便顺势而为;那么空凶山中的第二场袭杀,虎娃则在动手前就已心中有数,清楚自己会遇见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又会发生什么事。

求证大成修为堪破梦生之境,就有于定境中推演世事之能,这种推演来源于世间的见知,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最终的结果又会怎样。

世间人道之演化,既在于入世亲身而证,也在于出世超然而观。取下泸城城主鹤二鸣的人头时,虎娃没有亲自出手;斩杀这四小队玄衣铁卫时,虎娃也没有亲自出手。

那些山贼会有什么样的下场,眼下世人尚不知,但自虎娃过境之后,樊室国中人人谈之色变的两大险地恶山与空凶山,便再无山贼出没,一个都没剩下。不仅是如今这批山贼不见了,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恶山与空凶山中都再没有山贼敢出没。

樊君当年送给虎娃的那些黄金,花得实在是太值了!国君的财富也来自于国中民众,而虎娃拿了樊君的钱,替樊室国民众抹掉了国中两处最大的险地。

于第一时间离开空凶山,虎娃尽量以最快的速度又穿过了齐烟城,到达边境时,他当然没有走道路关卡,而是从靠近北荒的地带翻山越岭而过,进入了现巴室国飞虹城的辖境。他所见到的第一个村寨并非是在平原上、仍于深山中,且有一种很熟悉的亲切感。

这个地方他来过,就是猪三闲的家乡,山膏族人聚居的妖族村寨。猪三闲当初已经跟随虎娃离开了这里,跑到巴室国当将军去了,但那些猪头人仍生活在此处,且和山下的白溪村往来频繁,村寨里养的猪也比当年更多、更肥壮了。

虎娃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是半夜带着盘瓠冲入村寨捣乱,而如今他并没有惊动这些山膏族人,悄然绕过村寨下山,远远地又看见了白溪村,也没有去打搅当地的村民。虎娃这次并没有直奔飞虹城,而是绕过白溪村从一条小道向高城而去。

这就是他刚刚来到巴原时所走过的路,如今是往回走,到达高城辖境内的一条岔路口时,才停下了脚步。从这里若折转向北行,有一条蜿蜒的道路进入深山,越走越高仿佛能延伸到云端之上,那是奔山水城的方向去的,云端之上就是虎娃的家乡,阿源当年曾在那里赐其生。

虎娃来到路边一处无人之地,向着北方的高山跪拜行礼,也是在祭拜清水氏的族人,不知困于树得丘上的山神能否有所感应?七小队玄衣铁卫,让虎娃除掉了四小队,这便是为清水氏报仇,他如今已做到的,尚只有这么多。

他很想返回家乡,去看一眼幼时的玩伴,还有山爷和水婆婆,但擅闯赤望丘身受重伤至今未愈,已使虎娃明白如今不可轻举妄动。山神当年的叮嘱自有道理,在不是仇家的对手之前,就不要返回家乡以免暴露隐秘。

遥拜已毕,虎娃起身南行,穿过高城千里迢迢赶往巴都城方向,沿途所经过的村寨城廓,人烟景象越来越繁华稠密。当他走过孟盈丘脚下时,其实已经绝对安全了,但虎娃仍像个普通行人般独自走在大道上。

沿途的民众闲暇时谈论最多的事情,还是那场刚刚过去不久的国战,在古朴而平淡的生活中,这样的大事足够他们谈论几十年了,并将成为千百年后世间的各种传说。

虎娃将种种场景收于眼底,耳中也能听见各种声音,无所谓繁杂,一切都是天地间的情景。虎娃听到民众所提最多的人,当然就是他自己,彭铿氏小先生虎娃之名,在这一带早已受万民敬仰,而如今更添了虎煞的威名。

凡是与虎娃有关的消息,如今在巴原上都传得特别快,还被附会了各种添枝加叶的所谓细节。不知为何,有些事迹在传说中仿佛总是变了那么点味道,将虎娃描述得简直如凶神恶煞一般。

这也难怪,他如今就是虎煞嘛!敢入众兽山杀宗主、在都城外堵国君,岂不就是胆大包天之徒?但这一带的人们提到虎娃时,无不充满崇敬之意。

虎娃曾经一度有所困惑,人们所谈论的那个人究竟是不是他,而如今已心平气和,有时甚至会心一笑。他确实衬得上虎煞威名,就拿最近的经历来说吧,碰见玄衣铁卫,玄衣铁卫全被杀了;走路遇上了山贼,结果山贼全没了。

虎娃并非凶徒,但从这些事情来看,他还不够凶狠吗?他这位虎煞小先生倒是飘然而去,但恶山和空凶山的那些山贼,却没一个人能如他这般安然脱身的。

虎娃走得快,日夜兼程穿过齐烟城进入了巴室国,他是孤身一人,除了兽牙神器也没什么多余的累赘,前行的道路与目的地都很明确,而那些山贼可不能与他相比。

……

就在虎娃刚刚穿越边境到达飞虹城的时候,赤望丘中诸高人齐聚。在座者九人皆有大成修为:宗主白煞、已突破化境修为的玄煞、近年来主持宗门事务的星煞、赤望丘五老以及晚辈弟子樊翀。

只听志杰长老问道:“玄源师妹,你回山之后便闭关清修、说是要巩固化境根基,直至今日才出关议事,不知修为如何了?”

玄源淡淡答道:“回山之时,刚刚突破化境未久,修为尚缺体悟,而如今已境界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