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封朔方节度使(1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2352 字 2个月前

早朝结束。

宰相们照例留在宫内都省理政,而其它官员各自回衙。

朝会时,皇帝下诏,李超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同时还加了一堆的什么招讨安抚使,采访处置使、盐铁转运使、屯田监牧使等使职。

官员们下朝时,三三两两的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没想到李平章居然出镇地方了。”

“是啊,可又还依然担任着平章事、兵部尚书、京兆尹、太子少詹事呢。”

“还挂着崇文馆大学士、翰林院承旨学士呢。”

“以宰相之职出镇地方,这究竟算不算贬?”

“平章事那是能入政事堂议政的,京兆尹更是二品实职,兵部尚书也是三品高官,少詹事倒是可以忽略。就那几个职,赵国公已经是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了,现在出镇地方,怎么看也应当是贬职了。”

“这怎么能算是贬呢,不说还依然挂着那几个职务,一个未去。而且你看他担的这个可是节度使,不是都督也不是都护,赐旌节,有赏罚生杀大权啊。九州民政军事一起管,财税人事也都管了,这样的节度使,比大都督的权力还大多了,大都督也只管几州之地的军事,对本道其它三都督有监督之权而已,他们可既不能管民,也不能管财税,更不能管人事的。”

许多官员,都有些看不懂皇帝对李超的最新任命。

“嘿,你知道陛下为什么任命赵国公为节度使吗?”

“这有为什么,赵国公本就要出征灵武啊。”

“那不一样,本来陛下就任命赵国公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让他统领九总管出征梁师都。既然有了大总管之职,其实并不需要再加节度使职。加节度使职,可不仅仅是为了打仗方便,而明显是要常镇灵武的意思啊。”

一个官员低声对着几个相熟的官员们道,“你们再想想,原定是九位总管随军出战,可今天早上公布的名单中却只剩下了八位总管,少了谁?”

“平阳长公主。”

“没错,平阳长公主不去了,我再告诉你们,听说平阳长公主要跟柴嗣昌和离呢。”

这个消息够劲爆,几个官员也都来了兴趣。

“真有此事?”

“何止啊,听说长公主还入宫请太上皇和陛下逼赵国公休妻,赵国公不肯,于是陛下才有调李超为节度使的。”

“哦,原来如此,想不到长公主居然如此了得,竟然要甩了柴绍,跟赵国公在一起啊,厉害。”

“厉害个什么啊,不守礼法啊。”

大家都摇头笑笑。

若是一般的女子敢如此,早被夫家打死了。哪怕是名门出身的女子,有家族背后撑腰,也得被天下唾弃。

可平阳却是长公主,皇帝的嫡亲姐姐,兼之她原本名声也还不错,特别是在半月谈的那期访谈后,平阳长公主可是巾帼英雄啊。

对于这个独特的女人,大家的包容心是要多一些的。

既然以前她和李超传绯闻,大家也没有太多批判。

可现在这种要跟丈夫离婚,还要迫情人休妻的传闻,却让大家对她很不喜。这大大触及了人们的底线。

“赵国公还挺有骨气的。”

“看来其实还是贬官了,不过赵国公不肯折腰低眉休妻,值得佩服。”

“是啊,哪怕硬拒了长公主,驳了太上皇和陛下的面子,可就算是贬官,人家也不一样。挂着平章事、兵部尚书、京兆尹、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的衔下去,一下去还是节度使。大唐头一个啊,贬官也能贬的这么不同寻常,满朝文武,我只服赵国公,真的厉害!”

“使相啊!”

“毕竟玄武门首功嘛!”有人道。

“那能一样?尉迟恭不也玄武门首功,现在还在大理寺的牢里吃牢饭呢,听说都已经定了,坐牢一月牢,就要流放地方当个都督。同样是玄武门首功,赵国公去地方,那是节制九州军政的节度使,吴国公去地方,只是个普通的都督,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有人反对。

“节制九州节度使确实好听,还有那么多使职,外加顶着那么多衔头,可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九州还在敌人手里吗?说句实在的,赵国公这个九州节度使,现在连个落脚地都还没有呢。”

“这有什么,陛下不是说了给李超五万兵马呢,就凭赵国公军神之名,有五万兵马,灭了梁师都,收复朔方九州,这又不是什么难事。你们忘记了,人家在陇西,才一万人马呢,就把吐谷浑打的要死要活的,何况还有五万呢,就是那八总管,也都不一样啊。”

当天,李超出任朔方节度使的消息,成了整个长安的热议头条。

顺带着,平阳长公主要和丈夫柴绍和离,长公主逼李超休妻的小道消息,则成为了当天的第一八卦。

李超下了朝,留下来在都省里参加了最后一次中枢议事。

结束议事,先去了兵部,把兵部事务转交给侍郎,再去了京兆尹,把工作转交给了两位少尹,詹事府也去了趟。

转了几圈,差事都交接的差不多了,李超去了大理寺。

尉迟恭、程咬金、牛进达三个人在牢里好吃好喝着,闲着无聊,李超进来时,他们正抢地主呢。

“我抢!”

“加倍!”

“我再抢!”

“超级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