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陈正平,徐川一个人回到了酒店房间,从行李箱中取出一个笔记本和笔,坐在了玻璃桌前。</p>
布莱恩·施密特教授提出的问题挺有意思的。</p>
利用xu-eyl-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来计算高维空间,验证高维空间是否存在,找到进入的方法。</p>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个并不现实。</p>
物理意义上的高维空间只不过是物理学家们提出来的一个猜想,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样,是否真的存在,谁也不知道。</p>
这种理论上推测出来的东西,犹如浮根之萍一样,并不可靠。</p>
哪怕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时间四维,目前也没有任何的验证。</p>
每个饶确都能感受到时间在流逝,但以时间为基础的四维空间到底存不存在,根本就没有直接的证据。</p>
时钟秒表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人类自己弄出来的东西罢了。</p>
坐在玻璃桌前,徐川脑海中浮现无数的念头,最终长舒了口气。</p>
虽然用xu-eyl-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计算高维空间是一件很难,或者目前无法做到的事情。</p>
但布莱恩·施密特教授的提问,也给他带来了另外的启发。</p>
xu-eyl-berry定理的拓展应用,能否用来计算引力波动,亦或者时空虫洞或者类似的东西存在?</p>
这是他前世发现引力子后,一直都在研究的一个东西。</p>
类似于科幻电影,或者科幻中的那种时空虫洞,可以进入后穿梭到遥远的外星系去。</p>
当然,他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种东西存在,但在引力子这种粒子发现后,科学直觉告诉他,时空虫洞这种东西,大概率是真的存在的。</p>
无论是然的,亦或者人造的。</p>
上辈子,他研究的东西不少,可控核聚变,暗物质暗能量的利用,引力子的波动勾动空间等等,这些物理领域的前沿问题都在他的研究范畴内,只不过有些深入,有些较浅罢了。</p>
其中引力子的勾动空间波动,就是与比较浅的那种。</p>
在他重生回来前,对于这个想法还仅仅是建立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的实验基础。</p>
起这个,就不得不提引力子。</p>
引力子,又叫做‘重力子’,在物理学中是一个传递引力的假想粒子,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可以归结为构成这两个物体的粒子之间的引力子交换。</p>
为了传递引力,引力子必须永远相吸、作用范围无限远及以无限多的型态出现。</p>
在量子力学中,引力子被定义为一个自旋为2、质量为零的玻色子。</p>
在m-理论中,引力子被定义为自由的闭弦,可以被传播到宇宙膜外的高维空间以及其它宇宙膜。</p>
这是引力子的基础。</p>
提出引力子的存在,是因为量子理论在各方面都非常成功,譬如电磁学可用光子的量化来解释。而宇宙其他方面的基本作用力亦可用量子理论得到完美的描述。</p>
因此人们自然希望量子理论亦能解释重力,故假想有一种未发现的引力子存在,其性质与光子类似,而最终可发展出量子引力理论。</p>
当然,在2018年的时候,这玩意还属于未被证实的东西。</p>
要等到2030年时候,引力子才会被他发现,并正式纳入物理体系郑</p>
而在发现引力子后,他导师威腾的m-理论其实就被补全了一部分。</p>
那么有关引力子可以被传播到宇宙膜外的高维空间,以及其它宇宙膜上这一理论,也可以进行推论了。</p>
那么利用引力子的传播,进行传递信息,或者打开一个通道,就进入帘时物理界的前沿研究范畴内。</p>
可惜的是,这些东西哪怕直到他重生回来前,也只不过是纯理论方面的东西罢了。</p>
别控制引力子去传递信息,打开时空通道了,就连如何稳定引力子对空间的波动都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情。</p>
不过作为站在这个领域最前沿的顶级物理学家,他对引力子的研究比其他人都要深。</p>
上辈子做不到的一些事情,这辈子不定可以做到。</p>
今布莱恩·施密特教授的提问,给他带来了灵感,让他从高维空间联系到了引力子上面。</p>
而这辈子主修的数学,给他带来了工具,让他有能力能去尝试计算这方面的东西。</p>
二者合一,都不可缺。</p>
当然,在未来,他还需要类似于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引力子波动器等大型实验设备来进行辅助验证这些理论和计算是否正确。</p>
但现在,他找到了一条或许可以通向未来的道路。</p>
酒店房间中,玻璃桌前,徐川捏着圆珠笔闭目沉思着。</p>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着,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他睁开了眼,眸中带着一丝亮光,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p>
“守恒系统中,把运动速度作为光速在运动方向上的一个分量处理,这样建立运动方程,把时间作为速度的函数。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运动能量微分方程:</p>
f=de\/ds=mc,mc=mg,解得:=g,取地球引力子速度为光速c,则有频率f如下:.”</p>
手中的圆珠笔在洁白的笔记本上勾勒出一个个的数学符号,也抒写出一个个理论与想法。</p>
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对的,但现在,他应该能做到启一个开头。</p>
而有了开头,就能顺着往下走了。</p>
这辈子选择数学,真是个正确的选择!</p>
数学和物理的双重叠加,远远不止的1+1=2那么简单。</p>
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浪费多少时间,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思路记录下来,简单的推算了一下后,徐川就停下了手中的笔。</p>
盯着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的东西,他鼓起腮帮子吐了口气。</p>
从目前的理论来看,这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p>
但和引力子相关的数据实在太少了,无法支持他继续进行推算。</p>
想要完成这项理论,都不用实验,恐怕都不比解决可控核聚变简单,甚至更难。</p>
因为和引力子相关的数据很少,也就他脑海中现在有着几年的基础研究。</p>
要研究这东西,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是必不可少的。</p>
而且能级恐怕得提升支持一百tev以上,目前欧洲原子能实验机构的lhc,对撞能级也不过是十四五tev罢了。</p>
能级提升到一百tev以上,这需要在lhc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无论是磁箍、磁镜、还是控制方案、亦或者超导体材料、观测设备、探测器等各种东西都要进行全面升级才能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