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准备(1 / 2)

第626章625准备</p>

徐阶都没有发力,京官里那些想要投机钻营的就已经行动起来,开始弹劾涂泽民和高拱。</p>

不过众人也不奇怪,即便是在嘉靖朝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百官也是这个样子,那怕因此挨一顿廷杖,众人也是乐此不疲。</p>

下面官员反对的越厉害,徐阶反而不急,怎么说自己都站在大势一边,只不过是要做做样子,毕竟是首辅。</p>

不多时,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纷纷来到内阁,每人还带来不少部里官员请他们带转过来的奏疏。</p>

高仪做为礼部尚书,在这件事上还是得坐正自己的屁股,而且他又是浙江官员,所以把奏疏往书案上一放就对徐阶吐槽道:“首辅大人呐,这涂巡抚上奏请开海禁是他的权利,可你老是内阁首辅,为什么就不能坚持祖制,直接给否了,看看.”</p>

说着指向那一摞奏疏道:“这是我礼部的奏疏,全部都是反对开海禁的,闹出这么大动静,值当么?”</p>

“子象,先坐下吧,福建事还是要从长计议,闽地不比浙江富庶,近些年倭寇也大多出自闽地,涂巡抚也是为了朝廷计,才会出此策,不管对错,总归是他认为可行的法子。”</p>

徐阶笑咪咪答道。</p>

“我看他就是想把朝堂搅乱,看看,才一天功夫就这么多反对的奏疏,要是不尽快请陛下驳回涂巡抚的提议,怕是下面闹得更厉害,到时候就不好控制了。”</p>

高仪说道。</p>

“高尚书,涂巡抚的建议也是为了消弭沿海倭患,你怎么能说是想要把朝堂搞乱。”</p>

高拱受不了,高仪进来语气里就夹枪带棒的,处处都是在针对他,要是能忍下这口气,高拱也就不是高拱了。</p>

“至于你为何如此反对,大家都是明白人,难道非要我把话说开了才好。”</p>

高拱当然听闻过沿海倭寇是怎么回事,其实最早闹事的就是浙江的海商,若不是他勾引,怎么会在嘉靖朝闹出那么大的乱子。</p>

之前大家都是顾忌同僚情分,并没有在朝堂上把这事儿说开,可高仪要是胡搅蛮缠,高拱不介意把事儿大白于天下。</p>

特么的,要不是谢迁家不要脸的东西,会闹出倭寇灭门惨案,进而让世宗皇帝发怒要严厉禁海。</p>

高仪听到高拱威胁的话,也是一时语塞。</p>

这事儿不是义气之争,昨晚就已经有浙江老乡找到他府上,希望他能在朝堂上表态坚决反对福建开海的政策。</p>

为什么,因为只有禁海,他们那些海商才能牟取暴利。</p>

若是有一地开海,则商人都会涌到那里去做生意,他们浙江海商日子就不好过了。</p>

不得已,怕也要跨省去福建做生意。</p>

人生地不熟的,去了福建,官场的关系还要重新梳理,怕又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银子。</p>

至于高拱威胁的话语,要是真在朝堂上抖开了说,怕是浙江那些商人别说去福建,能不能继续留在大明朝都是件麻烦事。</p>

“哼,我是就事论事,怕什么抖不抖开的话,就因为涂泽民的奏疏,今日礼部官员都跑到我值房来问,还让我礼部衙门如何办公。”</p>

“既然如此,那就坐下好好说话,别进来就夹枪带棒的。”</p>

郭朴这时候也开口道。</p>

六部尚书虽然并不惧怕内阁阁臣,可一下子要面对两个还是有些吃不消,关键徐阶这会儿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并没有帮腔的意思,高仪也不打算在这里和高拱、郭朴争论,还是等一会儿人到齐了再说。</p>

不多时,徐阶值房的书案上就已经堆满了奏疏。</p>

还好,大家来之前就把这些进行简单分类,支持和反对的分开放置,可一下子也反应出朝廷百官的意见,9:1的悬殊比例让高拱等人脸色都愈发不好看起来。</p>

“今日请诸位来内阁,就是为了昨日之事,我就不敷言,只说内阁的要求,各人的衙门要管理好,公务不能耽搁,否则今年京察,大家面子都不好看。”</p>

徐阶淡淡开口说道。</p>

“朝廷公务自然不能耽搁,吏部会关注这段时间各衙门的情况。”</p>

杨博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接话道,算是附和徐阶的话。</p>

点点头,徐阶继续说道:“别的衙门先不管,只要六部和都察院不乱,朝廷就能平稳运转,这也是我今日请诸公来此的目的。</p>

可以议论,但不准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禁止官员私下串联生事。”</p>

杨博能从嘉靖朝到现在隆庆朝一直都位列高官,自然见风使舵的能力是不俗。</p>

之前高拱帮他说话,斥责过科道,加之有裕王的关系,所以他和高拱有段时间走的很近。</p>

可是在他发觉高拱的一些毛病后,最终还是果断放弃高拱,而是选择支持徐阶。</p>

毕竟,山西官员还需要他这个大佬为他们遮风挡雨。</p>

在这里,不得不说杨博的处事方式,真的没话好说。</p>

在严嵩当道的时候,他可以和严世番坐在一起开怀畅饮,聊得也是百无禁忌,在此期间他和徐阶等人关系也处理的非常好。</p>

严家倒台后,他又适时想裕王府伸出橄榄枝,通过满足魏广德等人的请托向裕王示好。</p>

八面玲珑,不过如此。</p>

关键,他做为六部堂官,在朝堂上本就举足轻重,可在暗中偏袒老乡的举动,却能成功瞒过大部分朝臣,直到被眼尖的科道发现,险酝成重大事故。</p>

可就算这样,朝中依旧有人愿意帮他开脱,打压科道言官。</p>

审时度势,知道应该倒向谁才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这眼光也算一绝了。</p>

“王大人。”</p>

这时候,徐阶又转头看向王廷说道:“都察院那边,你要尽全力管好,不止是让他们不要闹事,更要发动御史,纠察百官串联、合谋等不法事。”</p>

堂官,可以对下属办事能力进行评价,吏部这把刀可以影响到官员的升迁,而真正对百官最有杀伤力的还是都察院。</p>

只要御史能够稳定下来,其他衙门的官员才不敢造次。</p>

谁要是不按规矩办事,御史一封弹劾就可以让他狼狈不堪,甚至就此结束仕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