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尝试(1 / 2)

明朝的两京制度其实很早就出现,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的时候,除了定都于南京,他还在开封弄了个“北京”,这也是明朝两京制度的雏形。</p>

后世都以为明朝两京制度发起于朱棣,其实是错怪他了。</p>

朱元璋这一制度旨在解决明朝时期南北之间的资源分布矛盾,确保国家安宁,并尝试在南北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重心南移和军事力量北聚之间的矛盾,为明朝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p>

但是后来朱元璋发现这样的设定好像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就在洪武十一年,撤消了开封京城的头衔。</p>

再后来燕王朱棣搞了一场靖难之役,抢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p>

但是朱棣进入南京后,“被迫”处理了一帮不肯降服的建文旧臣,弄得南京城人心惶惶。</p>

等到朱棣在南京正式登基称帝,他心里还一直不踏实,总觉得南京不如自己的根据地北平好。</p>

于是朱棣果断下旨,迁都北平,并将北平改名北京。</p>

虽然北京成为了明朝新都,但是南京也还是名义上的都城,所以明朝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两个都城。</p>

直到明英宗继位后,才正式确立了北京“正都”和南京“留都”的地位,两京制度也就此形成。</p>

“留都”南京又到底起个什么作用呢?</p>

简单地说,就是管理着南方的这小半壁天下。</p>

虽然南京没有都城的名头,但是南京的政府机构却保留了下来。包括完善的六部制度和翰林院、督查院等重要机构,北京有的,南京全都有。</p>

比如说南京六部,也算实权机构。</p>

吏、户、兵、工四部分别负责南京及其周边各省的官吏考察、税粮征收、地区守备和水利屯田等职责。</p>

只有礼部和刑部有些尴尬,皇帝和朝廷都在北边,礼乐制度和法律制定自然也轮不到南京的小朝廷。</p>

所以南京礼、刑两部的职能进行了弱化,只能管管南京礼制和治安方面的小事。</p>

钱多事少官还大,整日悠闲自在,看似南京做官貌似很幸福才对,其实不然。</p>

明朝南京里做官的大多都是什么人?</p>

做事劝谏惹皇帝不开心,去南京做官。</p>

办事能力差,达不到皇帝要求的,去南京做官。</p>

老得上朝都困难的,皇帝看着都急的,去南京做官。</p>

可以说皇帝不想见的大臣,又不好查办的,就去南京做官,所以南京还有一个头衔“明朝专用养老机构”。</p>

所以南京做官的这一群人,远离权力中心,基本上政治前途已经破灭了,除了个别“咸鱼”,其他的官员的内心都是非常痛苦,哪怕是从北京的二品,升到了南京的一品大员,那种心理落差也足以宣告一个人仕途理想的破灭。</p>

现在朝廷貌似想取消这个养老院,可想而知那些不得志的官员会怎么想。</p>

到时候民间传播一些谣言,可不就坏了他们的名声。</p>

吕调阳把顾虑说出来以后,就看见魏广德不断点着头,就知道他的话,魏广德听进去了,就是不知道张居正怎么看。</p>

等他目光转向张居正时就发现,他此时双眉紧皱的样子,心里不由一突。</p>

是啊,这是张居正的想法,提出前肯定考虑了许多的。</p>

吕调阳倒是不担心自己的话得罪张居正,但是为这点小事儿也不值得。</p>

于是,他就想着是不是说点什么找补一下,不过这时候魏广德开口了。</p>

“叔大兄,我觉得和卿兄的顾虑言之有理,若发布此事,怕是会在下面有不好的传言。”</p>

魏广德这此地看法,确实和张居正相悖。</p>

些许小事儿,完全不值当和天下官员斗。</p>

去南京的,虽然清贵,可绝对不是好差事儿。</p>

大家都不愿意去,你又何必如此限制南京的官位。</p>

“有些事儿可以做,但没必要拿出来说。”</p>

最后,魏广德意味深长对张居正说道。</p>

其实,魏广德的话已经很直白了,这个事儿可以实际操作,但没必要公开行文,把他变成潜规则就好。</p>

只是,张居正紧皱的双眉依旧没有舒展,显然他对魏广德的提议无动于衷,没有要更改的意思。</p>

实际上,张居正考虑的比魏广德、吕调阳要深远得多。</p>

用南京官职做文章,不过是他第一次尝试,把一些台面下可以运行的东西,搬到台面上来,形成制度。</p>

是的,其实就是张居正对于大明官场很多潜规则改革的一次尝试。</p>

“潜规则”也叫“钱规则”,是当代历史学家吴思在研究了明清历史之后首次创建的这个名词,并以此为书名全面阐述了明清的官场生态。</p>

在此时,大家对这些规则都是心照不宣。</p>

古代的“公务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的洗礼,并且他们每个人嘴里都高喊着“忠君爱民、清正廉明和仁义道德”。</p>

当然,这些都是假大空的玩意儿,在他们背后却另有着另外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潜规则。</p>

在官场上,干什么不用钱?</p>

当官的又有谁不是为了钱?</p>

从当官开始,升官、考核、社交没有一个地方不用钱,大家的俸禄又那么低,一个月的俸禄都不够随一次份子的钱!不贪还能怎么办?</p>

再说这官是靠拿钱买着升上去的,不贪怎么捞回来本钱?</p>

这就是潜规则形成的最初的逻辑,千里为官只为财,大家考功名就是奔着钱程来的。</p>

所以,明朝潜规则第一条就出现了,不是让大家贪钱,而是谁提反腐败,谁遭殃。</p>

此外明朝官场其实还有一条与众不同的潜规则,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p>

在明朝,不作为,会被认为是公正,真正干事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p>

因为真正干事的人,做事时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由此就会有过。</p>

有了过失,官位也就不保。</p>

而在此以前,大明官场上,只要为官不犯错,那基本上就是终身制,直到吏部考评认为你干不动了,才会把你撤职。</p>

官员只要不犯错哪怕无作为也不会降职,这种风气使得官场越来越糅杂,人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p>

说起来,这个潜规则最初形成,大部分人都认为和朱元璋发起的空印案有关系。</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