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乱清》更多支持!
“哦,长治久安?嗯,你说吧。”
“是。”
关卓凡略略沉吟一下,说道:“这个想头,臣原来觉得火候似乎未到,尚不足上烦太后宸衷之断,但今儿看了左宗棠这个折子,臣改了主意。”
顿了一顿,说道:“臣以为,此事之成,无以速达,非……三五十年不能初见功效,早一天着手,便早一天收功。此次西征,每平定一地,便是在该地始推此政之最佳时机,时不我待,臣乃不揣冒昧,奏陈御前。”
不论私底下,还是朝堂上,关卓凡奏事之前,做这样冗长的铺陈,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愈说愈是郑重,好好儿的一顿饭,被他弄成了奏对格局——御姐原本心甜意洽,融融其乐,可关卓凡隆重其事,御姐也只好被迫端起了架势。难免芳心怏怏,意有不足,不过,亦由此可知他要说的事情之重要!
听到居然要“三五十年”,始能“初见功效”,御姐微微动容:这得是多大的“想头”啊?心里面愈加好奇了:到底是什么事情?
“你说吧,我听着呢。”
呃,奏陈之前,容臣先给太后回一个西洋上古的……故事。嗯,这个故事,颇为有趣,而且,似乎于臣欲奏之事。亦可有所譬喻。”
啊?“铺陈”起来。还没完没了啦?不过。听“古记”是御姐最爱的一件事情,于是点了点头:“好吧,你说。”
“是。故老传言,西洋上古的时候,地面上的人,无分国度、族群,讲的都是同一种话,连口音都是一样的。人们沟通无碍。彼此相得,无生事端。大地虽广,男女老少,黄发垂髻,却个个融洽无间,到处一副欣欣向荣的光景。”
“日子过得太好了,便有人提议:‘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众人皆称善。于是齐齐动手。大举兴作。人们同心戮力,不多时,果然就建起了一座城,和一座塔。”
“这座城,瑰丽雄伟,叫做巴比伦城;这座塔,高耸入云,名如其形,就叫做‘通天塔’——嘿,竟真的应了首倡者之言:‘塔顶通天’!”
关卓凡讲到这儿,顿了一顿,看了慈禧一眼,见圣母皇太后长长的睫毛,微微下垂,听得极其专注。
他继续说道:“孰料高塔通天,惊动了神祗。神祗大为骇异,心想地上的人竟然如此能耐,这座塔愈修愈高,看这个架势,过不了多久,就要把我的仙居顶翻了!这,这,如之奈何?”
“神祗冥思苦想,终于心生一计。他悄悄儿地来到凡间,施展法力,变乱了人们的言语,从此,人们说出话来,别的人就听不懂了。于是鸡同鸭讲,彼此大生龃龉,更加没有法子再协力筑塔。这座高塔,便半途而废,神祗之计,终于得售了。”
听到这里,慈禧面上的表情,已微生凝重之意。
关卓凡对御姐表情的变化,心里颇为满意,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用平静的声音说道:“事情还没有完结。由于人们言语不通,误会不断,争执不停,有的人吵不明白,就开始大打出手,头破血流的,终于就出了人命。”
“架愈打愈大,死的人愈来愈多,彼此的梁子,愈结愈深,终于没有办法再住在一个地方了,人们只好流离各地,各自筑城、建国。这个时候,眼中看去,周围无非仇雠,于是彼此攻伐,世代相仇,无止无休。”
说到这儿,关卓凡向慈禧微微俯首,说道:“回太后,臣的故事,讲完了。”
“蓝厅”之内,一时间,极其安静。
本来,关卓凡讲完“西洋上古故事”,就该奏他的“想头”了,但关贝勒决定先等一等——等圣母皇太后有所反应再说,这样,会比较有味道。
过了好一会儿,慈禧开口说道:“我不晓得自己猜的对不对?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回、汉之间,言语不通,致生龃龉,甚至……相仇、相杀?”
御姐果然聪明啊。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太后圣明!回、汉的恩怨,由来已久,原因复杂的很,当然不仅仅是言语不通这一桩——不过,这肯定是极其紧要的一桩!试想,言语不通,无法交通,又如何能够视对方为同类?彼此都想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时日长了,何能不生事端?日积月累,又何能不生大祸?”
慈禧不由自主,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