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九头鸟到(1 / 2)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1941 字 2个月前

郧阳都察院衙门里,新任郧阳巡抚朱大典正背着手在官厅里团团转。

“信送出去了吗?”

“回大人,学生已经派了几个家丁化妆潜出城,赶往麻城送信去了。”

“你确定信能送出去?”朱大典着急的问道。

幕僚连忙点头,“学生安排了好几个,分批出去的,肯定能把信送出去。”

朱大典长叹一声,似乎是松了口气,又似乎是在感叹自己命运不好。“这些丘八,真是跋扈无比,无法无天了。”

那幕僚是个屡试不中的绍兴举人,充做朱大典的师爷已经多年了,在他任福建按察副使之时就为他出谋划策了,之后朱大典升任福建右参政,再后来他回家守丧,崇祯五年,朱大典升任山东巡抚,他也又跟着一起出山。

他亲眼见证了朱大典曾经率吴三桂、刘良佐等将领,大败孔有德等登莱叛将,平定了这场震憾天下的登莱之乱,取得少见的大获全胜,看着朱大典因功升兵部右侍郎。

后来流匪攻破凤阳,朱大典又一次临危受命,出任漕运总督兼巡抚凤、扬、庐、淮四府,徐、和、滁三州。在山东募兵数千往江北,后因坐失州县,平贼逾期等罪名,被贬官,一路贬到郧阳来出任巡抚。

从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到郧阳巡抚,这是明显的贬官。

今年刚五十八岁的朱大典叹气连连,漕运总督和郧阳巡抚,两者相差太远了。别的不说,他在任漕运总督这个位上,一年能搜刮到的钱财无数,那是个真正的肥缺,他搜刮到了多少钱?朱大典自己都记不清了,总之在南方官场上。朱大典有个富可敌国的称号。

而朱大典本身是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出生于金华的一个小山村,少时家里还因为跟人打官司失败而举家搬迁外地,只能栖身在一个山村边的小破庙里,生活困顿无比。因此如今朱大典富可敌国,明显就是贪污而来的。

说来朱大典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少时家穷,可他却好学,因家贫无钱入学,他便在每天割草捡柴之余。常常跑到私塾倚窗听课,后来老师发现,为这少年好学精神感动,破例免费收他入学。朱大典得到这机会,发愤读书,终于在三十五岁时一举考中进士,踏上仕途。

曾有人说,穷人当官更贪婪,寒门子弟败类多。

朱大典正是如此一个人。踏上仕途之后,他在官场上便以贪婪著称,时人皆说他是严嵩再世。特别是他督师凤阳的时候,括取财贿。四府僚属,囊橐皆尽,人拟其富且敌国。

不过朱大典贪是贪,可也有本事。不论是治理民政还是于兵事上,都有很独特的本领。在明末这个乱世之时,文臣知兵。便越发的能得到破格重用,如卢向升、洪承略、孙传庭、杨嗣昌、熊文灿等等,都是凭着知兵,而迅速升迁。

朱大典聪明,能捞也会送,一面大肆贪污一面又大肆行贿,加之治理地方有才,统兵有方,尤其是他还临危受命,统兵把祸害山东的孔有德等叛军给击败了。当时孔有德叛乱可是横扫山东,杀三巡抚数总兵,无人可挡。而朱大典打败了叛军,为他的资历赢得了完美的一笔。

也有了之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可惜之后他只顾着捞钱了,结果回左五营就在他的境内生根发芽,他却毫无能力。

“大人,学生以为,不如先给那些丘八们发些银两犒赏一下,这些人自然就散了。”师爷小声的劝道。

“发银犒赏?哪来的银子?藩库里干干净净,比脸还干净,一两银子都没有。”朱大典一提起此事就来气,他接到任命之后,虽然心里不乐意,可还是尽快交接赶来郧阳,本来还以为能从府库里先进一笔,没料到,来到之后,打开府库一看,空荡荡的,连老鼠都没有一只。

郧阳的那点钱粮,全被熊文灿和杨嗣昌两人给刮的干干净净了。

“东翁,如今之势,不如先从私里拿笔银钱犒赏一下,解了眼前之围再说。过后,可以再补回来嘛。”

“让我自己掏钱犒赏那些丘八?”朱大典胡子高高扬起,“绝无可能!”

师爷虽然知道朱大典最爱搂钱,向来只进不出,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了,他居然还是一毛不拔。

“东翁,外面的这些乱兵若是得不到点甜头,只怕发起狠来不受管束啊。”

朱大典一到郧阳,先发现府库空荡荡的,然后就发现许多郧阳兵将来找他要饷,他一开始还不怎么在意,派人去传郧阳的那些官军,让他们约束手下。结果,这些军官一个个全都推称生病,有些还说不能下床。

而那些兵却干脆把都察院包围了,把他围了起来,声称拿不到饷就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