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军的援军居然这么快就到了。
“有多少兵马?”高义欢勒紧马缰问道。
“臣等追杀剑门关的守军,追至剑阁之北,见南面漫山遍野都是敌军,又有敌军马军接应败军,徐都督便下令退军。据臣等观测,敌军只是有三万多人,且马军居多。”骑兵抱拳禀报。
“关宁精兵也就四五万人,来了这么多马军,必然是吴三桂的主力!说不定,吴三桂都到了!”一旁的李定国开口道。
高义欢不惊反喜,豪迈的笑道:“那正好!孤王一战击败吴三桂,再取四川,便如探囊取物。”
两军相聚不到二十里,双方都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的情况下,距离太近,撤退和逃跑都会给对方追击掩杀的机会。
魏军突破了剑门关,自然是要一鼓作气,趁势击破吴三桂,不能给关宁军重新稳住阵脚的机会。
众多魏军将领听了高义欢的话,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高义欢当即一拔马缰绳,喝令道:“哨骑继续探查,大军压上去!吴三桂应战,那就同他战一场,要是关宁军撤退,那大军就直接掩杀。”
众将齐齐应诺,高义欢一拔马缰绳,便领着众将回到队伍中。
这时大军已经走出大剑山南麓,道路变得宽阔,两侧也从陡峭的绝壁,变成了小山和矮丘。
魏军前头,五千克胜军,肩上扛着自生火铳,腰间悬着战刀和铳刺,身上斜挂着药瓶,头盔和铳杆起伏,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挺进。
在道路两侧,龙骑马蹄如雨点般落下,马蹄哒哒哒,不紧不慢的前进。
现在的魏军各部,历经了数次大战之后,都已经透出了彪悍的气息,打出了气势。
满洲兵之所以让人谈之色变,就是因为他们打出了气势,让人未战先怯,其实单个拿出来,明军的许多家丁,未必比满洲兵差,只是他们丧了胆气,没打就怕了,实力连三成都发挥不出来,自然常常吃败仗。
这时高义欢一身金漆铠甲,头盔上插一根三尺长的黑翎,威风霸气,身边李定国、虎大威、白文选、金献刚、刘体纯等将,俱是披挂整齐,挺刀绰矛,簇拥着他的大纛。
五万魏军,沿着道路前进,旌旗展开,长枪如林,武装整齐的士卒们人头攒动,却无一人喧哗,他们精神振奋,杀气腾腾,直接压向迎面而来的关宁军。
在队伍之前,选虎马军为大军张目,防御敌军突袭,不时有哨骑传递着消息,随时报告敌军的距离。
此时,南面的关宁军中,吴三桂骑在战马上,数万关宁军滚滚向前。
现在剑门关已经被魏军突破,吴三桂要么立刻撤退,放弃四川,要么就顶上去,与高义欢一战。
让吴三桂就这么放弃,显然不可能,而现在距离太近,大军能撤走,辎重难撤,撤退就等于溃败,这是吴三桂不能接受的。
况且,现在他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魏军长途跋涉而来,并未在四川站稳脚跟,关宁军要是一战击败魏军,那就还有机会。
“报!王爷,魏军从剑门关方向过来,距离我军不到十五里!”关宁军的斥候,飞奔过来。
战马上的吴三桂脸色阴沉,这么近的距离,高义欢居然还不停下来,他一咬牙,挥手道:“继续前进!”
旷野上关宁军的士卒纷纷握紧了兵器,士卒们默默行军,心中不禁都有些紧张起来。
这种气氛,他们打李自成的时候没有,打张献忠的时候同样没有,只有当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的时候,才有这种紧张和恐惧之感。
另一边,魏军继续前行,已经走出了大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