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卦记者徐文远(4800)(1 / 2)

诗与刀 祝家大郎 3026 字 2个月前

今日的徐杰,在用自己还显得有几分青涩的脸,用高级的方式在装傻充愣,在营造符合自己身份年纪之人的特有性格。

所以徐杰说的话语,暗示着一种简单的是非观。所以今日的徐杰,好似毫不在意一场商谈的主动权在何人手上,对这些毫无感觉。

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比较正常的处事方式,这般的表现,并不是要真的显得愚蠢,也不显得突兀,但是又能让年纪如李启明这般的人对徐杰产生一个“正常”的认知。

其实也是让李启明与李得鸣对徐杰放松警惕,对徐杰正常看待。

果然,徐杰听得百万两银子的事情,也在看李启明那一脸自信大气的表情,似乎正在对这件事情进行思考,也证明徐杰此时真的把百万两银子与平步青云的事情听进去了。

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启明,对徐杰的这些细微表情自然是看在眼里,心中的这个年轻人,勇武狠厉,办事效率极高,心性坚硬。但是这个年轻人,终究是一个年轻人,并不如年老之人那般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

所以李启明也说了一句:“徐指挥使年少,不知老夫昔日的做派,老夫能有今日,必有缘由,徐指挥使的聪明人,岂能不懂?”

徐杰闻言还是犹豫不决,犹豫了许久之后,叹了口气,随后答道:“李总兵暂时还是离不得缉事厂,过几日再说吧,过几日陛下若是没有其他旨意,可再来定夺。”

徐杰做戏的本事,当真是越发熟练。这已然不是模棱两可,这句话说出,就在暗示李启明与李得鸣,徐杰自己是愿意配合的,愿意要那百万纹银,愿意与李家走近,要那份平步青云的将来。

高明之处就在于此时的徐杰,不敢直接这么去做,还需要顾及老皇帝,但是徐杰又想这么去做,所以说了这么一句话语。

李启明看着这个年轻人,今日这一趟,当真是有些意外收获,徐杰这么个年轻人,实在不差,真要说李家与徐杰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不至于,徐杰与李家的对立,在于徐杰有一个老师叫欧阳正。能不欧阳正的爱徒拉拢住,对于李启明来说就是莫大的成功。

政治讲究的就是利益,政治面前,从来没有什么仇恨可言。李启明这般“礼贤下士”拉拢他人的成功事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官场上成功拉拢一个人,也不是如常人以为的那般纳头便拜,更不是信誓旦旦的效劳效死,如果徐杰这样表现,反而让人觉得突兀。成功的拉拢,就是徐杰这般看似模棱两可,却又带有偏向性的暗示态度。

李启明显然对今日这个结果极为满意,点点头,笑道:“也好,老夫过两日再亲自到衙门里来拜会徐指挥使。”

李得鸣此时也是笑意盈盈,徐杰这一语,也就代表事情十有八九是成了。在这缉事厂再住几日也是无妨,想来日子也不会难过。

徐杰却是连忙答道:“何需李枢密亲自再来?过得两日,若是陛下无甚旨意,李总兵的事情便也好定夺,但是……”

李启明听得一个但是,大手一挥,说道:“徐指挥使有何难处,但说无妨。”

“倒也不是下官有何难处,而是李枢密为难之事,缉事厂内拿了禁军的军将不少,龚山冯阳之辈,甚至也有李家之人,证据确凿之下,只怕是难逃牢狱之灾了。”徐杰答道,话到这里,全套的戏码也就足了。

李启明闻言毫不在意:“无妨,只要不是抄家灭族之罪,都无妨,其中轻重,也要有劳徐指挥使操心一二。”

只要不是抄家灭族,对于这李家而言,自然是无妨,只要人不死,之后的操作便也不难,富贵而已,李家不缺。

徐杰郑重其事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李启明也不多留,已然起身,又环看了一番这个衙门大堂,说道:“徐指挥使这个衙门略显寒酸了些,却是个天下少有的好衙门,当真是个好衙门啊。”

李启明话中有些许深意,能这般行事办案的衙门,岂不是好衙门吗?这般行事的衙门,好似李启明都有几分羡慕。这个衙门能这般毫无顾忌的行事,而那些一向标榜圣贤公义的文官们没有一个出来诟病反对,那些言官、谏官、直臣们没有一人引经据典抨击,走出几步的李启明,眉宇直皱。

李启明已然知晓,事态已经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峻。

徐杰随意答了一句:“李枢密过奖了,六品的衙门,算不得什么好衙门。”

李启明笑了笑,不再多言,已然迈步出了大堂,径直出了缉事厂大门。徐杰并不远送,连带李得鸣也不往外跟随,就坐在衙门大堂里。那地牢显然是不用回去了,这缉事厂还要住几日。

门外的禁军,开始收拢队伍,准备出城了。

一万多禁军往城外而去,李启明往城西而回。却是这缉事厂,还留了一个军将,这个军将自己卸甲,放下兵刃,走进了缉事厂认罪。

认的就是私自带兵入城的罪,自首只为从轻发落。显然这军将也知道,只要能脱了死罪,即便权柄有失,但是其他地方也会有弥补,必然不是亏本的买卖。

李启明,当真是高明!手段高明,御下高明。

徐杰忽然对李启明有几分羡慕与佩服,连拿人顶罪的事情,都能让人这般心甘情愿,麾下军将的这份忠心,岂能不教人羡慕?

但是,麾下军将的这份忠心,又岂能不教人忌惮?

再次回到缉事厂大堂的徐杰,安排了一下李得鸣的住宿问题之后,面前站着卫六一人,便听徐杰吩咐道:“卫六,你速速带麾下精锐快马赶去太原府,我手书一封带去拜会太原总兵王元朗。”

卫六微微躬身,问了一句:“指挥使,不知是和差事?”

徐杰双眼凶光外露,说道:“杀人,不论王总兵如何分说,只教王总兵拿出名单就是,名单上的人,格杀勿论,两日内一定办妥。”

卫六闻言,似乎也有些许的犹豫,因为金殿卫也从未这般行过事,不问缘由,不问罪责,不问证据,就这么直接杀人,实在不符合官场的规矩。

却听徐杰又是一语:“此事事关重大,事关江山社稷,陛下也当有密旨到太原去安排王总兵事宜,所以你一定不能误了差事。”

卫六听得这一言,方才拱手一语:“遵命!”

说完卫六转身而走,二十多个人,五十多匹快马,往北而去。

不知为何,城东缉事厂这么个衙门的名字,以往鲜少有人知晓,但是翌日大早,城里人人都在说这个衙门,这个与禁军大战几番,杀人几百的衙门。

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衙门是从哪里忽然蹦出来的,即便缉事厂已经存在了好几个月,即便朝廷里大多数高官都知道有这个衙门,但是头前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还有这么一个名字普通的衙门。

城东缉事厂,乍一听,好像与那什么城东巡城所类似,又好像与开封府东城捕房差不多。

但是昨天那一场大战,亲眼得见之人无数,看着羽箭从缉事厂的房顶不断往外攒射,看着街道上满地的禁军尸首,甚至许多人在那个时候,才注意到这处宅子的牌匾上写的五个大字“城东缉事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