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鄱阳湖剿匪(三)(1 / 2)

革宋 绯红之月 1240 字 2个月前

鸽子清晨带着收复南昌的消息出发,赵太尉当天下午就看到了消息。收复南昌的战斗如此顺利,赵太尉并没有特别奇怪。

当年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据说也是有个小门没关,让奥斯曼大军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东罗马人已经到了油枯灯灭的时候。就如明教的造反本来就不可能成功一样。造反的三万明教若是都在城内,他们会因为缺粮而被饿死。如果他们不守城,南昌就会被很轻松的攻破。

所以赵太尉的思路就转到了江西当地的土改问题上。江西多山,平原地区集中在鄱阳湖周边。若能够趁机一举解决土地问题,江西局面就可以大定。到底应该让谁来负责此事,赵太尉第一个念头就是让江西本地的文天祥来办。然而赵嘉仁很快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么做都不合适。

就在赵太尉考虑此事之时,侍从进来禀报,“太尉,熊裳求见。”

赵嘉仁一愣,他和熊裳并不熟,更没有公务安排。所以赵嘉仁问道:“他来何事?”

“熊裳说,他来谈制科之事。”侍从答道。

虽然皱了眉头,赵嘉仁最后还是让熊裳进来。一见面,熊裳立刻说道:“太尉,难倒你真的要年年开制科么?”

“对。”赵嘉仁回答的非常干脆。高考已经是新中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赵嘉仁认为科举存在无疑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没有高考的话,新式学校的存在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高考的话哪里有那么多政府公务员的来源。

熊裳见赵嘉仁态度坚定,他情绪饱满的问道:“若是太尉如此做,那置科举于何处?”

哦!赵嘉仁对熊裳的评价立刻因为这句话而提高了一点。高考当然有非常多的建设性作用,高考同样有摧毁的作用。想淘汰科举的办法不是禁止科举,而是让人民自己放弃科举。高考是个系统,获得相应的学历证明之后,可以考公务员,可以进国营企业,可以当教师。有这么多吃财政饭的机会,

科举三年一次,每次进士就是那么百十号人。除非特别有信心的人,或者是特别偏执之辈,正常人都会选择制科考试而不是科举考试。谋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并不轻松。

赵嘉仁并不想激化矛盾,更不想挑起对立。他笑道:“制科考试主要是取吏,和科举本就不是一回事。”

见赵嘉仁如此推诿,熊裳更怒。他说道:“太尉,科举是万里挑一。哪怕制科是百里挑一,按照太尉的劣币驱逐良币之说,十年不到,科举就没人会去考啦。”

噗哧,赵嘉仁忍不住被‘劣币驱逐良币’给逗乐了。必须得说,熊裳对于这个理论的应用还挺准确。说明进士们的确是当时智力以及水平比较高的一部分人。

“太尉!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进士?”熊裳的声音里面怒气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