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针锋相对(一)(1 / 2)

革宋 绯红之月 1922 字 2个月前

大宋329年,总参谋长李云已经40岁了。单纯以不到40岁就稳坐这个等同兵部尚书的位置,李云在大宋的历史上并不稀奇。但是在这个位置上还能认认真真的继续学习,李云大概是到现在为止态度最端正的一个。

《大宋军队制度改革草案》认认真真的摊开在面前靠左的地方,面前靠右的部分放着笔记本。李总参谋长一会儿在草案上面用笔做记号,一会儿在笔记本上写下他的看法与疑问。此次朝廷改制与军队改制同时进行,军队之前就已经改过一次,此次的改动就不太多。

此次比较大的改动是明确了军政体系,以前被认为是监军的学社改名为政工。以前单一的军官体系变成了军官与士官。

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变化,李云并不用如此正襟危坐。以他的经历和认识,随便看几遍就能了然于胸。这次改革草案里面讲述了赵嘉仁到底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以及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军队。李云自然要认真研读,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研读了好一阵,李云只觉得心浮气躁,不得不抬起头来。有关‘人道主义’的部分让他觉得无比痛苦,难以参透。如果完全糊糊涂涂倒也罢了,李云还发现赵嘉仁阐述的‘人道主义’并非胡搅蛮缠,也不是天马行空。只是李云现在还没办法弄明白那里面的内在逻辑而已。

虽然还想继续读下去,李云却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到了极限,干脆起身离开到外面散步。走了没几步,就见到管装备的总参谋部第五局局长快步走过大院,见到李云之后竟然向李云走了过来。李云知道部队组织要调整,很大一部分权力要交到政工下面,装备单位则是另外的调整,一部分装备生产要交给其他企业。理由很简单,部队对于兵工厂产品的瑕疵非常不满,对于兵工厂那种高高在上的大爷作派完全没办法忍受。

“参谋长,官家将新的战刀交给我们来做了。”第五局局长一脸的兴奋,讲述了赵官家对新式近战武器的安排。

李云看着局长说的眉飞色舞,心中竟然生出了点怜悯之意。等局长说完,他说道:“就我所知,赵官家要是亲自参与的,就会比较关心进程……”

“进程?”局长有些讶异。

“对,就是里面的各种步骤。官家不会求全责备的要求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却会想知道研发期间发生了什么。等到官家把这个交给技术部门去负责,他就只要看结果了。”李云很含蓄的做着劝告,希望这位局长可千万不要脑子一热,错估了形势。

局长们都不是傻瓜了,李云明显看出局长脸上那种强烈的热情开始快速消退。没多久,局长就主动结束了谈话,看着他有些失落的背影,李云希望这位能够很好的面对现实。

李云回到办公室,就接到通知。赵嘉仁让他去一趟,李云有些疲惫的站起身,带上军帽。心中忍不住猜测赵嘉仁想谈什么,如果是太复杂或者太简单的事情,李云觉得还是不谈的好。

赵嘉仁见到李云出现在面前,有些讶异的问道:“怎么看着这么累?”

“有么?”李云没想到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么容易就被看出来。

“看着你心很累的样子。不常见。”赵嘉仁答道。李云平素就算是看着比较沉稳的样子,至少内在的那股子精气神。

“官家。我有三个问题想问。”

“第一,要是现在倭刀的制造技术有了突破,倭刀术也有了突破,你会高兴么?”李云很率直的问出了自己的疑问。证实自己的判断总能让李云心情比较好。

“这件事我放下了。”赵嘉仁简单的答道。

“第二,官家所说的人道主义是怎么回事?我们杀人如麻,怎么可能被称为人道?”

“你觉得我是为了杀人而上战场的么?”赵嘉仁说话的时候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我觉得官家是为了胜利而投入战争。”

微微摇摇头,赵嘉仁答道:“我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为了保护周围人的生命和生活。为了保护汉人的生命而生活投入的战争。李云,你为什么走上战场?”

“我是想追随官家。而且蒙古人太可恨了,杀了那么多大宋百姓,不能放过他们。”

“那你也是为了保护别人而上的战场。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谈人道主义了。”

听了这个解释,李云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发现自己对于人道主义的理解貌似比赵嘉仁说的要复杂的多。但是赵嘉仁所说的虽然简单,却并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找到答案的感觉。

“第三,官家为何要让监军领军。就算是起个政工的名头,不还是要监管我们军人么。”

“你们在成为军人之前,首先是人。你们在当军人的时候也是人,而不是蒙古军那种人形野兽。不能指责猎人在猎杀野兽的时候没有慈悲之心,他干的就是这种工作。但是也不能因为猎人手上沾了许多血,就允许他们任意猎杀人类。想让军人拥有高于普通百姓的道德和地位,就得由政工来引领军队的方向。”

“有点明白,还是太不明白。”

“李云,我问你,这支宋军是不是我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