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南京!南京!(1 / 2)

最后,他决定一反常规,采用“东守西攻”之策,集中优势兵力于一路,重点突破云贵,直捣南明大后方,只有避实击虚,首先击溃大西军余部,夺取了他们的矿场,方能彻底遏制那支神秘队伍火器的优势。

若果能如此,那么,届时凭借兵力的优势,便能把区区数千精锐明军淹没,为此,哪怕东路暂时节节败退丢掉一些地盘,也在所不惜。

……

南京明故宫西侧,原明初五军都督府衙门内,洪承畴一行甫一抵达,便以此地为总督府,紧急召集各地将领前来议事。

南京,六朝古都,古称石头城,曾称秣陵、建业、建康、江宁、金陵。元朝时改称为集庆路,朱元璋攻占此地后,改为应天府,后决定定都于此,改称京师,以周边京畿地区为直隶,并以开封为北京,以老家凤阳为中都。

自此,南京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初时人口约有七十万,到明代中叶,人口更高达一百二十余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修造历时达二十七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城内玄武湖畔,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其中有很多来自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明末的秦淮八艳名闻遐迩。

秦淮河两岸集市云集,人流如织,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

明建文四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后,改元永乐,十九年后,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称北京,将河北、天津一带称为直隶。

遂将南京改为留都,原直隶地区改为南直隶,设南京六部等机构,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行使双京制。

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后在访问北京之后,他将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较:“此一城市之规模,其房舍之布置计划,其公共建筑物之结构,以及其防御工事等,均远逊于南京。”

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北京一地所有吃穿用度均由此地筹集起运,甚至郑和七下西洋,都是以此地为起点。

1644年二月,李自成急攻北京,有人建议明思宗朱由检迁都南京暂避,朱由检因对众臣失望而心灰意冷决意殉国,同年五月福王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了第一个南明政权。

次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改南京为江宁,将南直隶地区改称为江南省,明故宫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使明故宫建筑群遭到了很大破坏。

从此,南京成为统辖今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署驻地。

南京故宫,虽已年久失修,又被破坏,仍是一座极为庞大宏伟的建筑群,内为宫城,外为皇城,在宫城前建有端门、承天门和金水桥,形成一个T字型广场,广场东侧为五部办公地(刑部除外),西侧则为五军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