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变幻大王旗!当天色大亮,马谡进入皖城城中的时候,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年以前,庐江还是东吴在江北的重要据点;后来曹操大军南下,为了集中兵力依托长江天险御敌,孙权主动放弃了庐江郡;时至今日,却又被自己和张飞设计夺下。就在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庐江郡居然是三度易主,虽然不如南郡这般变幻无常,但也已经是让人有些神驰目眩了。</p>
此时的城中,一队队陌生的士兵正在街道上巡逻,看见百姓们露面,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仍然面色沉静地四处巡视。街道上没有半点血迹,似乎并没有经历过哪怕是不太激烈的争斗。而靠近城门的百姓则惊讶地发现,原先悬挂在城头的亮紫色的“曹”字大旗,已经换成一面深墨色的“刘”字大旗。一些年长见过世面的人已经有些明了:恐怕在这一夜之间,这皖城乃至庐江郡已经是更换了主人。个别胆子比较大的人强忍着心中的恐惧,语气恭敬地向巡逻的士兵询问他们到底是谁家的队伍。出乎意料的是,被询问的士兵倒也没有凶神恶煞地呵斥他们,相反还算比较和气地告诉这些百姓,他们是荆州刘皇叔的军队。</p>
听闻是刘皇叔的军队占领了庐江,百姓们略感心安之余又不禁有些忧心。心安是因为这位刘皇叔的仁义之名早已遍传天下,庐江之前虽然从未归过刘备的治下,但是和荆州与徐州都是相隔甚近,以往也曾经有不少中原和徐州的百姓为逃避战乱而南迁到寿春来。通过他们之口,很多皖城的百姓也知道,天下间有这么一个比较厚道的刘皇叔,在他的治下,百姓还算能够安居乐业。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隐隐地担忧,其中主要是一些年龄稍长的百姓,他们已经历过多次城头大王旗的变幻更替,对这种情形已经有些麻木。刘皇叔虽然对百姓还不错,但是他到底能在庐江呆多久,万一曹丞相的大军又杀回来,刘皇叔到底还能不能在这里坚持的住,到时恐怕又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受苦的还是自己这些皖城的百姓。</p>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劝说这些民众离开自己这并不太平的家乡,转道去荆州,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有鉴于此,马谡在拿下皖城之后,就立即颁布了三项措施,为的就是迁徙民众。</p>
第一,马谡在所有攻占的城池之中,立即下令打开府库,把库存的钱粮全部拿出来。一半留作军用,一半则是分发给城中的百姓。庐江由于地理位置较为突前,与曹操治下最近的合肥都隔着一个巢湖,因此对于曹操而言,这就是一块飞地。或许正是因为对庐江的不重视,自从去岁曹操占据庐江之后,一年之内曾经数次强征暴敛,在收缴起了大量的钱粮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不小的民怨。现在马谡这么做,虽然是慷他人之慨,真正的实惠也不见得有很多,但是庐江百姓却已经是欢呼雀跃了。因此只用了不到三天的功夫,城内的动荡已经彻底平息。郡守府派人在城中张贴了十几张告示。在每张告示旁还有一、两名士兵不时地大声诵读。告示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只是说荆州刘皇叔的军队已经占领庐江全郡,大军会对百姓们秋毫无犯,让庐江百姓不要恐惧惊慌,继续日常的生活劳作。慢慢的,城中的百姓也就平静地接受了眼前的事实,街道上又开始有人来人往,各式店铺也相继开门营业。</p>
有了这第一步的基础之后,马谡又开始了第二步的措施。在他的授意下,一大批细作开始潜伏至庐江各县广布留言。一时间庐江全郡流言四起,但主要让百姓们忐忑不安的也就是两条:一条是说曹操有意夺回庐江,马上这里又要展开永无止境的血战;另一条则是说曹操准备夺回庐江之后进行人口迁徙,把庐江百姓尽数北迁为屯田客。这两条流言在庐江郡引发的骚动,不亚于一场七级地震。近一年来庐江战乱连连,百姓对无休无止的战争,早已是发自内心地感到恐惧。而就算是侥幸能够在战争中苟全性命,却还要被迁移到北方去做屯田客,每年必须把六成的收成上交朝廷。这两件事之中任何一件都足以叫百姓们无所适从,更何况两件加在一起来了?鉴于曹操的名声实在是不太好,因此这两条流言的真实性几乎是没有人对此怀疑。(按:屯田作为一种集中劳动模式,在战乱之时多被诸侯用来招揽流民。一开始大家只求保障人身安全有碗饭吃,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对于这种近乎农奴一般的剥削制度,屯田客们都是比较抵触的。历史上几乎所有时期的屯田,尤其是民屯,都只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只有原本就有自己土地的自耕农,更是完全对当屯田客木有兴趣)</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