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功德回向,虚无僧(1 / 2)

行于山川湖海,法传平等众生。</p>

一段旅途有开始,自然就会有结束。</p>

日出时分,一轮煌煌大日跃出云层,播撒万点金光。</p>

平宫千夜站在山头,遥望远处,距离他回到东京,只剩下两天的时间。</p>

下次再这样出来,就只能等寒假了。</p>

沿着山道下山,顺着平坦小道前行。</p>

这里临近东京,哪怕是乡下的村庄,各项设施也一应俱全,充斥着现代风格。</p>

再也不似深山老林里面的村落,破败,凋敝,无人。</p>

平宫千夜行于村落之间,有村民投来好奇的目光,但他们只是看着,并没有离得太近,也没有上前攀谈。</p>

沿着村庄继续深入,有一道类似笛子的声音迎面吹来。</p>

附近的村民听闻这个声音,纷纷躲进自己的家里面,关上门窗。</p>

这样的异常情况,平宫千夜已经不陌生,只是站立原地,等着吹响笛声的主人靠近。</p>

很快出现于视野中,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p>

准确来说,是一群虚无僧。</p>

他们头戴罩面斗笠,手拿类似竹笛的尺八,脖挂袈裟,身佩刀剑。</p>

一边吹奏尺八,一边迎面走来。</p>

真稀奇,如今这个年代竟然还有正经的虚无僧存在。</p>

平宫千夜认出面前这一群人的来历,虚无僧,也被称为虚妄僧。</p>

他们的修行就是以此模样状态云游四方,像极了行脚的武僧,苦行僧。</p>

这一脉传世久远,最远可以追溯到幕府时代的楠木正胜。</p>

他加入当时的普化宗为僧,法号虚无。</p>

成为僧人之后,楠木正胜头戴罩面斗笠,手持尺八,身佩刀剑,周游列国以修行。</p>

可惜,这一派系最终还是走向没落。</p>

这与当时幕府朝廷许给虚无僧的一项特权有关。</p>

幕府朝廷允许普化宗的虚无僧拥有自由旅行列国的权利。</p>

意思是,无论经过什么关卡,只要是虚无僧就可以直接通过,不需要接受盘查。</p>

一开始还好,后来许多犯了罪的强盗贼寇,学习虚无僧的装扮,大摇大摆穿过关卡盘查。</p>

在滋扰当地百姓之后,又大摇大摆离开。</p>

此后,人们看见虚无僧都会选择避开。</p>

因为谁也不知道罩面斗笠之下,究竟是高僧还是恶徒。</p>

被人们所厌弃的虚无僧,最终开始没落,到了现代几乎消失不见。</p>

平宫千夜也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云游四方的虚无僧。</p>

望着迎面走来的虚无僧们,平宫千夜双手合十,诵念一声佛号。</p>

虚无僧们只是点点头,并未开口说话,就与平宫千夜错身而过,他们的身影随着尺八吹奏声渐行渐远。</p>

等这一群虚无僧走后,躲避家中的村民们,才打开门窗出来。</p>

平宫千夜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留在村里看看情况。</p>

对于这一类事情,他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这个村子说不定正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引来那一群虚无僧。</p>

看了眼天色,临近正午,平宫千夜从家家户户的门口经过,一些心善的村民布施他一些饭团与素包子。</p>

正午的时候,平宫千夜选择在村子中心区域的一颗大柳树下,享用自己的午餐。</p>

对于不远处还有些戒备的村民们,平宫千夜也不在意,默默吃完午餐,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诵念佛经。</p>

他这一次诵念的是《金刚经》,经中阐述空性的概念,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无我”的哲学。</p>

通过诵读《金刚经》,还可以通达般若空性,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p>

诵读《金刚经》是可以将自己诵读经文所产生的功德回向给特定人群,这既是对自己修行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祝福。</p>

回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小回向和大回向。</p>

小回向是可以将功德回向给自己周围的人,比如自己的家人、朋友、师长等。</p>

这种回向方式让功德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能够更快、更多地将功德加持到目标身上。</p>

可以祝福他们健康长寿、平安无灾、一生顺遂、增长智慧……等等。</p>

大回向则是将功德回向给万物众生。</p>

比如祝愿世界和平、祝愿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祝愿佛界日益昌盛等。</p>

它的面向范围更广更大,所需要的功德也就更多。</p>

正常的僧人诵经,是无法产生这么大的功德回向。</p>

有些时候,心不够诚,意不够坚的僧人诵读经文时,甚至连功德也无法产生。</p>

因为他们连自己都无法自渡,就更别说以经文去渡众生。</p>

平宫千夜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在《金刚经》上的造诣,已经极为高深。</p>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