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郑和归来(2 / 2)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966 字 1个月前

郑和恭声问道:“陛下圣体还好吧?”</p>

“好,非常好。”朱高煦不假思索的答道。</p>

随后,他望向王景弘,严肃的说道:“王景弘,我问你,海外各国使臣登上我大明宝船之后,是否严格按照《防疫手册》进行隔离观察?”</p>try{ggauto();} catch(ex){}

“回殿下,微臣严格遵从手册,不敢掉以轻心。随船赴京的海外各国使臣,每隔三日都会由船上医官进行巡检,不曾出现疫病。”</p>

王景弘急忙躬身恭声答道。</p>

朱高煦没有接话,而是微微扭头,向郑和、陈瑄望去。</p>

郑和立即出声道:“殿下,臣刚才已派人领着各国使臣去沐浴更衣。”</p>

陈瑄补充道:“回殿下,尾随船队来我大明的海外商船,臣已命令他们停靠在指定位置,等待礼部安排众番商沐浴更衣,洗去膻腥之味,方准许他们住入会同馆等候贸易。”</p>

“嗯,好!你们看,文武百官都来了。”</p>

朱高煦先是点头说了一句,接着道:“走吧,父皇在等着你们。”</p>

“谢陛下、太子殿下!”郑和躬身道。</p>

半个时辰后。</p>

奉天殿。</p>

“宣巡洋正使总兵官郑和、副使总兵官陈瑄、王景弘,觐见!”</p>

众礼官依次高呼道。</p>

“臣郑和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郑和、王景弘、陈瑄三人呈品字形来到大殿中央,行参拜大礼道。</p>

“平身。”朱棣高声道。</p>

“谢陛下天恩。”郑和三人齐声道。</p>

朱棣激动的起身离开宝座,直接走下了丹陛,同时说道:“朕见到你们回来,真是高兴啊!”</p>

“启奏陛下,臣等于永乐元年六月,率海船两百余艘,奉旨巡使南洋、西洋,船队航行两万三千五百余里,巡使占城、苏门答剌、古里等海外邦国十七个,通好列国君王、首领、酋长总计十六位,并有二十一位海外使臣随船回拜大明天子,愿与大明永结同好,共享万世太平。”</p>

郑和躬身朗声道。</p>

“郑和,你们辛苦了。”</p>

朱棣走到郑和三人面前,脸上洋溢着喜色,欣慰的说道。</p>

“陛下过誉了,臣等此次巡视南洋、西洋,还与海外各国互通了贸易,交流了物产,所携中土之物颇受欢迎,海外各国君王纷纷贡献方物,商贩与百姓更是踊跃易物换货,不一而足。”</p>

郑和接着说道。</p>

朱棣闻言,点头微笑。</p>

“臣此次共带回来珍珠、珊瑚、金箔、乳香、胡椒、观音竹、龙涎香等海外产物共计种,载满了八十七艘货船,更有各类奇禽异兽多种,巨象五头、雄狮十只、奇鸟百只、花木无数,总计装运一百三十五船。”</p>

就在郑和说话的同时,陆续有宦官与力士捧着或抬着珍珠、珊瑚等物,走入大殿。</p>

“把朕的眼睛都看花了。”</p>

朱棣望着几乎摆满了大殿的奇珍异宝,感慨道。</p>

文武百官、宗王也都围观着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东西,大开眼界,议论纷纷。</p>

“可见乾坤浩瀚,四海无涯!”</p>

朱棣指着各类物产,朗声道:“依朕看来,比这些宝物更珍贵的是海外诸国的通好之情,是天下子民的友善之心。”</p>

他用拳头砸了一下郑和的肩膀,道:“你们为朕友睦万邦,开了个好头啊!”</p>

“父皇明鉴,今日朝会,可谓百年未见之盛典,足见大明永乐王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盛世明君,恩泽四海。”</p>

朱高煦恰到好处的恭维道。</p>

朱棣先是开怀大笑了一阵,然后微笑着抚须道:“太子听旨,派人将这些海外珍奇,还有随船运来的巨象、雄狮等禽兽,供奉在午门外,展示十天,让京城百姓都看一看,开开眼界。”</p>

“儿臣遵旨。”朱高煦躬身领旨道。</p>

朱棣接着道:“钦差正使、总兵官郑和,副使王景弘、陈瑄等人,不负朕之所望,率大明船队官兵、商贾、船工两万七千余人,历时两年,行海路两万三千余里,历尽风险,劈波斩浪,结交海外番邦十七国,开万国来朝新气象,功不可没,朕要重赏你们!”</p>

言罢,他伸手一挥,给了侍立在西边角门下的宦官昌盛一个手势。</p>

昌盛见状,立即疾步来到大殿丹陛下的正前方,展开手中圣旨,开始高声宣读半个时辰前朱棣召命的旨意。</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褒赏巡洋正使总兵官郑和百圆金钞三千张、一万五千两银圆、绢纱绫罗各两百匹,副使、副总兵王景弘、陈瑄,各赏百圆金钞一千、八千两银圆、绢纱绫罗各一百匹,船队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官、百户官、总旗、小旗以下各官,皆造册具报吏部、户部,依官品等论功行赏,钦此!”</p>

“谢陛下隆恩!”</p>

郑和、王景弘、陈瑄跪下接旨道。</p>

“陛下可真够大方的,远征帖木儿国之战,众多将士军功卓著,给予的赏赐也没达到如此高的赏格。”</p>

朱能凑近张玉,小声议论道。</p>

张玉低头低声道:“慎言。”</p>

“陛下可真舍得啊,这一封赏,差不多就赏出了一省布政司一年的税赋。”</p>

户部右侍郎卓敬,凑近夏原吉低声说道。</p>

夏原吉却低头小声道:“陛下这是赏给咱们看的。”</p>

朱棣走上金台,重新坐下,对边上的礼官道:“宣各国使臣。”</p>

“宣各国使臣觐见!”</p>

众礼官依次高呼道。</p>

随后,二十一位海外邦国使臣,走进了奉天殿。</p>

此殿位于皇宫南北主轴线上,上承重檐庑殿顶,坐三层汉台阶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p>

乃是大明王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百官朝贺之所。</p>

众海外邦国使臣入殿之后,但见大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壮丽巍峨,一时间身心俱震!</p>

在礼部官员匆忙的教导下,二十一国的贡使用不太标准的汉话,先后有序的高声自报家门。</p>

“外臣占城国贡使、真腊国贡使、暹罗国贡使、假里马丁贡使、交阑山贡使、重迦罗贡使、吉里闷地贡使、古里国贡使、满剌加贡使、彭亨贡使、东西竺贡使、龙牙迦邈贡使、苏门答剌国贡使、龙涎屿贡使、翠兰屿贡使、阿鲁国贡使、锡兰国贡使、小葛兰国贡使、柯枝国贡使、木骨都束国贡使、苏禄国贡使——”</p>

二十一人同时跪下,接着齐声道:“拜见大明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p>

“别跪了!各位使臣来自异邦,各有风俗,不必拘礼了。”</p>

朱棣抬手一挥,非常大气的说道。</p>

“谢陛下!”</p>

二十一位海外使臣齐声道。</p>

“出使南洋、西洋诸国,乃千古罕见之壮举,九州中华,自古就有海纳百川的胸怀,面对寰宇的自信!不出家门,不知阴晴圆缺,不出国门,不知天高海阔!”</p>

朱棣激动的站起身,目光从御史桂湛、户部左侍郎夏原吉、礼部右侍郎宋礼三人脸上扫过,然后高声说道:“郑和载誉而归,友邦纷纷来朝,恰恰证明了下西洋绝非弊政,此举真正利国利民,恩泽四海,功在千秋,造福子孙万代!”</p>

“吾皇圣明!”</p>

朱高煦率先高呼道。</p>

其余宗王大臣紧随其后,也纷纷高呼道:“吾皇圣明!”</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