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
可是,军政事务,都是听从恭亲王的号令,如何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冥思苦想之后,慈禧太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杀两位大臣立威。《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
杀的第一位大臣是两江总督何桂清。这位道光、咸丰时期倍受重用的云南昆明人,在平定太平军的激战日子,钦差大臣和春的江南大营遭到李秀成太平军的疯狂攻击,万分危急之际,坐镇常州的何桂清竟然拥兵自卫,坐视不救。江南大营终于崩溃,钦差大臣和春、帮办军务大臣张国梁殉职。
何桂清吓破了胆,决意逃跑。江苏按察使查文经、江苏布政使薛焕等大臣迎合何桂清之意,联衔奏请退守苏州。何氏秘密将父亲和两位爱妾送往安全之地的通州,却张榜禁止居民迁移。人们听说何氏要逃跑,数百百姓连夜赴辕门请愿,手执香烛跪请何氏留下。何氏竟然下令开枪,打死19人,然后带着一干人马浩浩荡荡逃往苏州。
咸丰皇帝下令将何桂清拿问解京,接着遭遇皇帝北狩和祺祥政变,竟然两年过去了,没有结果。这时,言官弹劾,何桂清一案再次被提取。江苏巡抚薛焕、浙江巡抚王有龄都是何氏旧时属下,包庇何氏。大臣李棠阶和言官给事中郭祥瑞等不答应,坚决主张严办。
一大堆奏疏送达御案,慈禧太后认为机会来了,于同治元年五月,下令逮捕何桂清。
负责此案的刑部直隶司郎中余光绰,就是常州人,他对守土封疆大吏弃城逃跑、残杀父老乡亲的恶行,极为愤恨,主张严惩:斩立决。
慈禧太后吩咐六部九卿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同意刑部的决定。众人认为,可以定罪了。
这时,慈禧太后却突然发下一道上谕: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员,用刑宜慎。
上谕是让大臣再议,意思很明显:刑部判决太重,网开一面。
一些机伶的大臣从中嗅出了什么味道,随之上书,为何氏鸣冤叫屈,鼓动翻案。恭亲王很赏识的大学士、礼部尚书祁寯藻、工部尚书万青藜、顺天府尹石赞清等17人纷纷上书,为何氏开脱。一时之间,风向突变。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御史卞宝第等人坚持已见,主张严惩何桂清。
太常寺卿李棠阶进呈密疏:刑赏大政,不可为谬悠之议所挠。今欲平贼,而先庇逃帅,何以作中兴将士之气?
从中央到地方,朝野震动,为何氏一案,已经闹腾得动静已经很大了。慈禧太后还在冷眼旁观。
何桂清上疏申辩,说自己是应江苏司道官员薛焕等人之请,前往苏州保护饷源要地的,没有罪责。
慈禧太后想到了统兵平定太平军的股闳重臣曾国藩,随之传谕两江总督曾国藩核查上奏。曾氏痛恨逃帅,主张重惩,立即回奏:苏、常失陷,卷宗无存。司道请移之禀,无容深究。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