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衡等人听了高欢的话,见他都这么悲观,觉得河东和北直保不住,那他们自然没有理由乐观。
他们本来兴冲冲的过来,准备帮助高欢增援河东,现在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名衡问道:“侯爷所谓黄河防线是何意?”
高欢就等他问,沉声道,“本督的意思是,以黄河南北的险要之地,构筑一道抵御闯军和清军南下的防线。”
高欢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李自成取河东,欲图北直,建奴屯兵山海关外,对北京虎视眈眈。两者争夺北京,无论谁取胜,都会率领大军继续南下!”
众人吃馍的动作,都慢了一些。
李自成还好,建奴南下的话,那便真的恐怖了。
上次荥阳大战,忠武军对外宣称是大胜,可真实情况,将领们都清楚。
忠武军战死万人,可以说是成军以来最大的损失。
陈永福道:“侯爷说的在理。李闯胜了,定然要一统天下,建奴入关,肯定也要饮马长江。”
高欢微微颔首,继续道:“李自成和建奴,本督以为建奴兵锋犀利,李自成多半不是对手。因此这道防线,本督打算防备建奴!”
这话让众人心头一凛,高名衡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两晋和两宋时期,汉人的悲惨历史。
两晋时胡人内迁,长城没起到作用,北宋时长城就不在他手中。
现在长城一线,几乎不设防,若是不提前准备? 让建奴一冲? 可能直接就杀到江南,直接一波流了。
靖康之耻、五胡乱华时的两脚羊? 这都是汉人不愿意回望的过去。
以如今明朝的虚弱? 清军要如金人一般,占据北中国? 与明朝划江而治,似乎问题不大。
高名衡问道:“自古守江必守淮? 很少有失掉燕山一线? 还能守住河南和山东的,侯爷为何要坚持黄河防线。”
高欢沉声道:”自古只守淮者,多无远图,不过偏安一隅? 意在保住江南? 但最终难逃倾覆的命运。河南、山东为江南屏障,若在我手,则进可攻,退可守,若弃两省不守? 而守江北,则气势已屈? 露怯于建奴,如此即欲偏安? 不可得矣!”
高名衡眉头一挑,便知道高欢的志向? 并非只是保住江南? 而是要重新夺回河北。
东晋肥水之战? 击败了前秦,但是后面却没有作为,只守着淮河的南朝,大多偏安一隅。
这其中除了刘裕,一度占据山东、河南、关中之外,余者大多没有什么作为,最后偏安不得,为北方所灭。
造成这种现象,有很多因素,其中一点便是,南朝精神上大多只想偏安,而北方兴起的朝代,大多具有一统天下的野心。
在高欢看来,守淮虽能延续国祚,却改变不了被灭的命运。
高欢要守河南、山东,保江南只是失败后的选项,他的第一个目的,则是收复河北,再造一统。
这令高名衡不禁佩服高欢的气概,觉得高欢很有精神,但守河南和山东,似乎没有成功的先例。